返回第十六章,再见郑和  乡村小吏在大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妃庙门口等着,每天这个时辰郑和都要祭拜海神林娘娘,乞求庇护。

天妃宫占地十亩,金碧辉煌。郑和三十出头,身高七尺有余,原名:马三宝,成祖御书“郑”字赐他郑姓,改名为郑和.他今天一身白袍,露着编贝般的牙齿道:“每当狂风肆虐,恶浪排空,天海难分,黑暗无边的危难时刻。如果船只遇难,只要连喊三声:“娘娘保佑!”那船头的不远处,准有一盏红灯会指引你回家。“

几个人祭拜完毕,顺路去武陵街的“铁锚弄”,这里是苏州造船场的附属工场——铁工场,专门为船场生产铁锚。大船的铁锚重几百斤,甚至几千斤,最大的铁锚足有七,入丈高,几十个力士才能搬得动.

如意听了郑公公的介绍,不由惊叹的吐了吐舌头.

港内停满了南京、太仓等地制造的各种海船,几十艘船自然排列成燕形,郑和的宝船便居在之中,江鸥掠过之处,几艘巡检卫所的兵船买力的四周游戈.

坐在高44丈4尺长,宽约18丈威武的宝船上展眼望去,风清万里,暖阳灿烂,如银般的长江水横贯天际,两个美艳少妇扶着船舷开心的吃吃笑了起来.

“不许靠近!”两个穿飞鱼服的锦衣卫,用明晃晃的弯刀命令着她们.两人没见过这凶巴巴的腔势,吓了一跳.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