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青春旋律 唱出心声  梦索楚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到一分钱,唱”郭鸿儒指挥着同学们唱起了欢快的歌曲,一片稚嫩的童声,别有风韵地唱起,儿童的歌声在礼堂里荡漾,但这童声,更多的时候是伴着山风,荡漾在群山中,荡漾在风中。郭鸿儒望着眼前这些可爱的孩子,眼里渗出了泪花。

同学们唱罢,郭鸿儒借回头的机会偷偷抹了一下眼角。这不易被人觉查的动作,没有躲过李天宇的眼睛,此时他和郭鸿儒一样,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感动,这些孩子随父母来到了山区,每天放学后,在宿舍区就会出现这些脖子上挂着钥匙的孩子们,这已经成了宿舍区的一道风景。他她们不能再享受到大城市里的良好教育,他们从小小的年纪起,就开始为祖国的三线建设,做出牺牲。

郭鸿儒稳定一下情绪,深情地道:“夏日的旁晚,宿舍区常常响起优美的琴声,如涓涓细流,如惊涛大浪,那是一曲曲震撼心灵的琴声。下面有请五车间的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赵桂林,给大家演奏,小提琴独奏曲《沽水之夜》。大家鼓掌。”

赵桂林在大家的掌声中,走上前台。赵桂林潇洒地甩了一下头发,稳稳地在肩窝上架好小提琴,优美动听的琴声缓缓流出。

悠扬的琴声,似乎很远,又似乎很近,带着丝丝缕缕的喃喃絮语,缭绕在大家的耳际。一串串感人心灵的美妙音符,像一股叮咚跳动的清泉,润人心菲。儒雅轻柔的琴声,缓慢惆怅,大家听出了一丝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浓浓的乡情。

一弯明月静静地照在沽水上,河水泛着碎银,映着游子淌泪的脸庞,呼喊着游子的归情。清澈的琴声,又似在静静的河水中,潺潺流动,静静地淌着,淌过青春人生,淌过蹉跎岁月,淌过四千里征程。突然美妙琴声嘎然而止,从舒缓变得激昂,仿佛一个离乡的游子,止住了轻轻的哭泣,昂起了头。琴声奏出了强烈的颤音,激昂的音符不断地敲打着人心,似乎要让人随它强有力的节奏起舞。似是沽河之水汇入了楚江的激流,掀起了波涛,激人拼搏奋进。

人们全神贯注地沉浸在琴声里,美妙的琴音,让人莫名的感动,它使人们前行的脚步变的坚定。曲终了,人们仍沉浸在琴声里,突然爆发了热烈的掌声,随后又陷入了沉静,静,静极了,那是一种极致的静,静的令人窒息,静的令人难受。不知是谁家的婴儿哭了,在这静下来的礼堂里显得尤为响亮。

沉静中,吕禹歌没等郭鸿儒讲话,就抢先站起来,又挥起他的手臂,“注意了,注意了,一,二,三。”

“女生,女生,你别哭,前面就到大直沽。(注3)”男生队在吕禹歌的指挥下,齐声高喊。

女生队一时没反应过来,男生队又在吕禹歌的指挥下,齐声高喊“女生,女生,别掉泪,前面就到滨海卫。(注4)”

反应过来的女队开始反击,在王婉诗的指挥下,齐声高喊“男生,男生,你别闹,前面就到解放道。(注5)男生,男生,你别怕,前面就到峡江坝。(注6)”

“停,停,停,下面节目是配乐诗朗诵。三车间著名诗人任翰林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也是我们厂先进团员青年的代表,在历次会战中他均受到过厂部的表彰。尤其是,他在设备安装会战中,重伤不下火线,用鲜血谱写了建设三线的壮丽华章。现在有请任翰林,朗诵他的大作,《三线建设者》。大家鼓掌。”郭鸿儒喊了停,就开始报幕。

任翰林高高的个子,身材修长,浓眉下那双清澈的眼里透着坚定,楚XS区的风霜,在他那愣角分明的脸上,已留下印痕,显得成熟而稳重。而临时拼凑起来的乐队有赵桂林的小提琴,马锁山的横笛,张峰的二胡,有王晓晓的口琴,都是大家平时在宿舍玩过的乐器,谁也没有研究过,这些乐器是否适合伴奏,但他们充满激情的参与,更多的是为大家带来欢乐。

任翰林环视一下大家,开始了他的朗诵。

“我在城市里长大,

没见过高耸的山崖,

走着平坦的公路,

说不清山,究竟是啥样。

山啊,当我以三线建设者的身份接见你,

才知你高俊挺拔。

从此,我踏上了山路的坑洼,

饱受磨励,走天涯。

山啊,你给了我坚强的性格,

风吹不动,雨打不垮。

山啊,你给了我宽广的胸怀,

拥抱群山,建起广厦。

我在城市里长大,

伴着高楼和遍地的鲜花。

有着父母的呵护,

更说不清激流,究竟是啥样。

激流,当我以三线建设者的身份接见你,

才知你风急浪大。

从此,我融进了汹涌的波涛,

饱受风浪的摔打。

激流,你给了我无尽的智慧,

搏击潮头,笑弄潮花。

激流,你给了我无穷的力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