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东方的海战战术已经大大落后于西方。虽然屯门海战,料罗湾海战和此后的收复台湾海战都以中国的胜利告终,但却是凭借着绝对数量压倒了相对质量。
郑家海军虽然有大熕船和大战舰,上面摆满了火炮,却不是用侧弦火力接敌,而是用船头火炮对敌,由于船头较窄,布置的火炮比较少,所以火力大大降低。但是郑家海军的思想是,船头对敌,首先发射火炮震慑敌舰,然后急速前进接敌,跳帮取胜。或者以火船为前导,火攻取胜。
像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还有英国的这种侧弦战术,郑家认为船只扭来扭去太过麻烦。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当时中国人力充足,以人数压倒性优势取胜更加有力,而西方则恰恰相反。
李存真面临的问题和西方一样,人力不足。而且作为穿越者,他很清楚海战线列战的意义,因此在一开始就以训练自己海军侧射火力为主。由于火炮数量不足,因此只装备了三十五艘战舰。每艘战舰上舰载火炮数量从八十门到十六门不等。
当下,三十五艘战舰一次开火侧弦火炮数量二百四十五门,炮弹密集发射,横扫江面。清军水师第一梯队第一部几乎全军覆没。许多士兵没有中炮,然而船只倾覆,只能跳水求生,长江水流虽然不急可一时之间士兵也游不上岸只能在水中挣扎。后队看到前队有人落水却也不去救援,从这些落水士兵头上碾压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