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作坊  病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的任务。

“是。”

“木匠那边的木板做好了吗?”

“回郡王,已经送来了。”刷匠把一旁的一个小木板拿过来递给赵枢。

赵枢把玩几下,点了点头,递给一旁的竹樱。

竹樱接过木板,上面打了三竖排六行小孔,就是一个普通的刷子上的木板。

“你要做刷子?!”竹樱恍然大悟。

“……”赵枢白了竹樱一眼,“这都被你看出来了,真聪明。”

“哼!”竹樱回了一个白眼。

“剩下的你们比我懂,下次来我要见到大量的成品。”赵枢继续对刷匠交待。

“是。”

“嗯,继续干吧。”赵枢带头走出院子,进了远处的另一个院子。

“不必多礼,活干的怎么样了?”

“回禀郡王,砖窑这个月就能修好,下月中旬之前就能烧出砖。”

“嗯,很好,继续吧。”

“是”

赵枢以前觉得北宋没有砖头,还在后悔当初没有研究过造砖工艺,然而当他把他在苦恼的东西告诉竹樱后……

“不就是砖吗?”

“有人能做砖?”

“废话,你以为这屋子的墙是什么做的?”

“不是石头吗?”

“……”竹樱一脸嫌弃的看傻子般看他。

“嘿嘿……”

看来终究还是小觑了古人……赵枢惭愧地想。

但水泥总是没有的,而且工艺也不复杂,石灰石和黏土三比一混合在烧石灰的窑里烧成熟料再磨碎就是了。当然具体细节赵枢不清楚,他找了几个石灰匠,把大体工艺告诉他们,然后由他们自己摸索去了。

赵枢转完了几个院子,给工匠们赏赐些布匹绸缎,送到他们在城内的家属那里,然后带着众人回城。

“老冯,驾车慢点,能走多慢走多慢。”

赵枢上车前不忘跟车夫老冯吩咐。

老冯驾车技术的确了得,来时一个多时辰的路,回去走了三个时辰,侍卫长邓宽几乎从马上睡着了,差点摔下马来。

到达开封城北门,城门已经关上了……

东京一般是不关门的,但最近从山东那边来了一群流寇,为了安全起见,戌时便关城门。

邓宽用郡王府腰牌叫开了门,老冯又一路以最慢的速度挪到郡王府。

李妈妈已经在门口等了一个多时辰了,看到一行人过来,上来就小声对邓宽埋怨道:“怎么这么晚才回来,不知道最近闹匪吗?”

邓宽很委屈,“郡王让老冯越慢越好,结果这一路走了三个多时辰。”

老冯:“……”

李妈妈:“……”

邓宽:“……”

邓宽为了避免尴尬,去车旁轻声叫赵枢,

“郡王,竹姑娘,已经到王府了。”

……

李妈妈亲自过来掀开车帘,看到二人睡得正香,

“邓宽把郡王抱到卧室去。”关键时刻还得赵妈妈拿主意。

“是。”

“几时了?”邓宽刚走到门口,赵枢就被他的杀气惊醒了。

“快亥时了。”李妈妈轻声回答道。

“嗯……老冯干得漂亮。”

……

自从出宫开府以来,赵枢觉得小日子过得越来越舒服。

如果竹樱没有听皇后的吩咐,每天拖赵枢起床吃早饭,那就更好了。

郑皇后是一个养生爱好者,自己生活极度规律,什么时候起床睡觉什么时候吃三餐,一天三顿吃多少量,都是严格控制的。因此也给赵枢规定了作息时间,由竹樱监督。

赵枢无奈,亲自跑进宫中跟郑皇后陈说利害,花了一下午时间才让自己这位娘亲了解小孩子发育期需要多睡觉的道理,这才给自己争取到了早上的睡懒觉时间。

赵枢一般会在巳时,也就是十点左右自然醒,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吐槽这个年代的计时方法太粗糙了。

二十多年前,天文学家苏颂在太史局做了个水运仪象台,被后世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十二米高七米宽的庞然大物,后来在靖康之变时被金人搬走了。

而在民间,计时的方法有两种——白天看太阳,晚上听打更。

赵枢已经把做钟表提上日程了。

前世赵枢的爷爷那辈人喜欢买大挂钟,他十二岁就拆过,零件崩了一整屋子,后来也没找全。爷爷又买了一个,手把手教赵枢拆装,这也为后来赵枢成为一条工科汪埋下了种子。

以现在的加工技术和金属材料,做个怀表是不可能的,发条根本做不出来,但完全可以做出做重力式机械摆钟。

这都是后话了,饭要一口一口吃,现在还是以赚钱为第一目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