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杨明的介绍,报社与邮政零售分局的合作,是按月进行结算的。
零售分局的刘阳每期都会统计收到的报纸数量,这个数量一般都是固定的。
等退报都收回来的时候,她会再统计退报数量。
一个月之后,零售分局收到的报纸减去退报,就是销售的报纸数量。
由于邮政零售分局话语权较重,所以,《城市周报》都是先免费送给他们,他们再去销售,月底之后,他们再把销售款结给报社。
同时,还把相应的退报返还给报社。
这种方式与报社批发零售的模式一样,只不过周期太长。
经了解,邮政零售局现有三名正式工,一名返聘的老局长,叫冯刚,一名办公室主任,叫李强,还有一名财务兼出纳,叫张菲菲。
其他人,像刘阳率领的中年妇女团队,则是跟冯刚签订的短期聘用合同,如果双方之间的价格不合适,刘阳随时可以带人离开。
另外,刘阳这个团队除了给邮局打工之外,还在外面接了不少其他活,有些人还有专门的摊位。
所以,杨明才会说刘阳像个包工头。
杨明还说,刘阳干这个行业还是赚了不少钱的,在潍州市至少有两套学区房,开着一辆大众途观的车。
听完杨明的介绍之后,方正才发现卖报刊杂志这个行业里面还有不少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