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回 再出手胜券在握 漏消息前途未卜  三国春秋伊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他们的罪证当着陛下与太后的面公之于众。”

陈蕃说道这里停了下来,压低了声音对窦武继续说道:“这样一来,任谁都不能再维护他们。谁维护谁就是与天下人作对,与整个大汉作对。只不过有一个问题,曹节、王甫所行不法之事全是通过下面的爪牙做的。如果只抓捕这些违法的爪牙,他们会不会供出幕后主使还很难说,关键抓捕之后还会打草惊蛇,曹节、王甫等人必然把证据销毁然后再推得一干二净,最多只会自认御下不严之罪,以便从轻发落。届时太后必然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难不成我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逍遥法外?”窦武一着急,不由自主地握紧了拳头。

陈蕃见状再次用右手拍了拍窦武的肩膀,等到窦武放松下来,他凑到窦武耳边,详细地说出自己的计划,“既然想通过太后诛杀宦官已无可能,不如我们……”

当得知窦武入宫见太后要诛杀他与王甫等宦官一事后,曹节已经有好多天没睡过好觉了。自己现在只要一闭眼就能看到管霸、苏康被砍头的样子;就连日悬中天的正午,他甚至都能听到这两个人阴森的笑声。在梦中他不止一次梦到大将军窦武上书要诛杀他,也不止一次看到刀斧手挥刀砍向自己的头颅。他很后悔,后悔当年为什么不帮着先帝把窦皇后给废了,废了她哪会有今天耀武扬威的大将军窦武。他就不明白,这窦武是不是吃错药了,他难道就没想过要不是自己多次帮助窦妙,他们老窦家早都完蛋了。他这就是不识好歹,恩将仇报。

曹节现已富可敌国,他还不想死,他还没有享受够他所拥有的一切。皇帝少不更事,正是他胡作非为的大好时机。但是怎么就碰到窦武这么个油盐不进的家伙,普天之下现在唯一能保护他的人只有太后。虽说窦武请求诛杀他与王甫的奏疏被太后驳回了。可是窦武绝不会就此放弃,太后是他的亲闺女,也不可能一直违背父亲的意愿。如果这时候永乐宫的宦官能帮自己在太后面前多说些好话,自己活命的机会也就多些。为了应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曹节联合王甫带着中宫的宦官们来到永乐宫寻求帮助。

见主要人物都到齐了,曹节站起身来率先发言:“想必诸位都已听到一些消息,近来宫外闹的厉害,盛传朝中的大人们想趁着管霸、苏康的死继续向咱们发难。为了不步他俩的后尘,今天请大家来一起商量下对策,如果再这么拖下去,大家脖子上的脑袋可就要保不住了。”

曹节的话在众人当中引起了一阵骚动,宦官们交头接耳,有的人愁容满面,有的人则面露喜色。愁的人多来自中宫(注1),喜的人则多来自永乐宫(注2)。自汉桓帝刘志驾崩后,太后窦妙临朝听政,永乐宫的宦官们也跟着水涨船高。现在永乐宫风头正盛,在永乐宫的宦官心中,巴不得中宫的人倒霉,只要他们一死,死人身后空出的职位可都是肥缺啊。

长乐五官史朱瑀(注3)慢条斯理的说道:“曹常侍此言差矣,管霸、苏康被斩那是因为罪有应得,既然朝中的大人们议论纷纷,那就说明宫内还有漏网之鱼。正所谓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曹常侍侍奉先帝兢兢业业,为官更是廉洁奉公,依我看曹常侍您这是多虑了。”朱瑀话一说完,宦官之中立即传出一阵笑声。

曹节的脸色一下子变得非常难看,他刚想开口反驳,坐在一旁的王甫对着朱瑀冷笑道:“五官史,你这样说可就不对了,当年大将军梁冀欺君弄权,无法无天。是我们中宫的人挺身而出,先帝才得以归政。现在窦大将军嘴上说的是要诛杀乱政的宦官,他心里想的什么可是没人知道。万一他想当梁冀第二,只怕是我们一死,下一个死的可就是您了。”

听完王甫说的话,朱瑀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满面寒冰的他阴森的回道:“曹节、王甫,你们大权独揽的时候可曾有过我们永乐宫半点好处?现如今项上人头不保这才想起我们,是不是晚了点。我等尽心竭力侍奉太后,一无忤逆之心,二无违法之实。窦太后乃大将军之女,你们中宫有难,却要把我们永乐宫拖下水,你这算盘未免打的也太精了吧。”

坐在曹节身边的王甫受到这番讥讽,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怒火,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怒目直视朱瑀。而朱瑀也不甘示弱跟着站了起来,双方的眼神碰撞在一起,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屋子里转眼之间充满了火药味……

就在宦官们即将翻脸之际,太傅陈蕃府上,窦武的紧锁的眉头早已舒展开来,嘴角也挂着笑意;陈蕃的头发胡子早已花白,但是他根本不像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两个人相谈甚欢,此前因太后拒绝诛杀宦官而产生的阴霾早已被一扫而空。

“大将军,曹节、王甫虽然阴险狡诈,但现在大权都在永乐宫,我们提议更换中宫的黄门令,太后一定不以为意。由我们的人担任黄门令,就等于拿住小黄门的七寸。任曹节、王甫如何折腾,都逃不出我们的手心。接着再由我们的人上书抓捕他们当中的一位核心人物,再从这个人口中得到曹节、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