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一章:美誉  带着红楼到红楼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也和其他生员一样,不再因士子和勋贵之间的矛盾而故意疏离贾环,可以这么说在这个时刻贾环才走进士子们的心里。

而文子博的话其实是一个矛盾,孔子那就话的核心是‘仁’,而《管子》那就话则是阶层,强调的是层级。这里的矛盾点在于,是让天下人各首其层正确,还是确立主导地位,普施仁心正确;又或者各层对各自普施人心,说浅白一点就是你一个上人该不该对下人施舍仁心,施舍多大的仁心,多了会不会乱了阶层。

这个问题挺大,牵扯到了国家治理的层面,实际上文子博拿这个问题开头,是想作为讲《尚书》引子,《尚书》是一本讲解帝王治理国家的书。当然另一方面是士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贾环的举动让文子博看到了‘仁’与‘治’的影子,认为他人才可雕,所以才由此提问。

不过如果文子博要是知道贾环真实的目的是想用现在的、仁‘名抵消以后凌厉的手段产生的恶名,不知会作何感想……

而文子博充满赞赏的眼光立刻引起了卫若兰、楚文渊等人的嫉恨,而实际上对于贾环此举,卫若兰、楚文渊等要么不满,要么认为不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