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成熟了,并且知道了挑战。
下一个问题抛给欧阳老师,国家的“十城千辆”计划积累了多少经验,未来该怎么走,国家“十二五”纲要中对这方面有什么侧重点。
欧阳先生:从2011年开始做“十城千辆”,主要是在公共领域的推广,尤其是城市公交,推广的成效还是比较显着的。
总量上还是不错的,但技术角度我们还有一些薄弱环节。总的来看,示范过程的进展是令人满意的。
在“十一五”末期开始探索,为“十二五”战略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正好是在转型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数据。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逐步的对技术路线、标准法规、商业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从科技角度我认为,“十二五”的基本战略已经达成共识,确立了产业升级、技术转型和科技跨越三大需求和目标,由此确立了三个重点任务。
重点的投入在三大核心关键技术,即电池、电动机、电控。同时为了产业化和市场开拓,我们又增加了技术设施技术评估和标准法规。
从研发的角度首先强调的是纯电驱动,尤其是型、微型的纯电动车和里程延长,插电式的终极轿车。
把纯电动的概念扩展为纯电驱动,在轿车里面强调纯电驱动,包含了插电式和里程延长式。
今后五年型纯电动车是黄金机遇期,目前的电池水平用于型和微型纯电动车,车型比较比较轻,有续航里程比较短的问题。
未来我们对燃料电池的研究还要进一步的加强,燃料电池车仍然是一个技术制高点,我们要重视技术的研发跟踪。
任务明确不是最关键的,关键是怎么落实。
我们的创新体系、创新能力相对来比较薄弱,即使我们把重点都搞清楚了,但实施这些重点,落实起来往往比我们的预期要差一点。
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流程体系、规范,尤其是研发能力相对来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基础能力的建设。
为了弥补缺陷,我们必须找到具有我国特色的方法。
所以建立技术创新联盟可能是一个好办法,现在华国汽车工程学会建立了轻量化联盟,牵头建立了下一代纯电驱动的联盟,有华米电动汽车的联盟,有央企纯电驱动的联盟。
通过技术联媚方式,尤其是针对混合动力基于产业链的联盟和纯电动基于价值链的联盟,以及以技术为纽带的研发机构为主体的联盟,应该是今后实施重点任务的主要机制。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