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下一丝不苟的完成了。
从请风水先生勘探墓地,设置灵堂,选择棺木,买纸火(人死后,有竹子与质一起制成的各种各样生活用品,以前有马、房子、象、轿子等,现在与时俱进还有车子,别墅,仆人,手机,电脑,电视……应有尽有。)
请人准备宴席,请帮忙的,管事的,洗碗的,打饭的,端盘的,做菜的,发众(给帮忙的发烟啊什么的),还有通知那些沾亲带故的亲戚……
一应种种,林默基本上都弄了一遍。
林默知道父亲只是想安安静静的就那么走的,不想搞什么宴席。一群活人去吃死人的饭,有什么意思呢?
而且他觉得这样太浪费,可是林默、林佳总觉得要做些什么,尽管只是为时已晚,但是还是想做一些什么。
为那个沉默了一生的庄稼汉子体面的离开!
村里习俗,晚上灵堂大体设置好后,将逝者放于其上,头枕‘长鸣鸡枕’(绣有雄鸡的枕头),枕侧放‘招魂草’(谷草),草边放‘招魂幡’(白纸剪成),在正门口放‘引魂幡’(取杨柳枝叶做成)。
这些弄好以后,还要请人做法。
屋里道人拿着拂尘,沾着神水,绕着灵体四处挥洒,先左三圈,然后右三圈,嘴里念念有词,不知道说些什么,可能是‘鬼语’吧!
说是招魂,以免小鬼误拿生者魂魄。只有招不回来,才说明一个人真的死去了!对此林默没有说什么,尽管他早已看到父亲魂魄全散,哪里还有一丝活气。
大概十二点整,终于准备收棺入殓,寿衣放置,男子不三女子不四。
孝子孝女披麻戴孝,先在棺底撒上一层石灰,再于棺底按逝者年龄抛撒钱币,必须为古钱币才行,再铺撒五谷,孝男孝女为死者‘净面’(用净棉絮蘸水擦洗死者脸庞),之后缓慢置入棺中,披上白布,谓之‘披金戴银’。这些弄好以后就请卖棺材的来主持棺殓,其中又是一番讲究。
这些差不多弄好以后,就是守灵了,孝子孝女身着缟素跪坐在堂前日夜不离,守着‘长明灯’,烧着‘纸火钱’,直到出殡。
不过这些年来,村子里这方面没有那么讲究,不需要七天七夜必须守着,不过灵前总得有人在不停的烧着“纸钱”……
忙了一天,林默就仿佛上了发条的机器人一般,面无表情、麻木如提线木偶。
他们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不过还好现在没人打扰他了,母亲伤心过度,加上这些事,被林默强拉着去睡了,佳佳也被林默叫去陪着母亲,至于守灵,就由林默一个人来就行了。
林默穿着孝服,跪在堂前,拿着打好的黄色纸钱一张一张的烧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