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前院  蓬州还魂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是大伯家的街门;西边挨着三间是土炕、中庭和大锅灶——过冬天时大锅灶就是通向土炕洞里的火源,不用煤炉取暖,只做饭带取暖就可以了,这也是老祖宗的发明创造。

从小就睡在这里的土炕上,从来就没有感受到冷过。

大人会安排小孩睡在冲着炕洞的土炕里面,这样会比其他地方要更暖和。

因为当时村子里还没有通电,也就没有电灯了,经常把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放在较高的家堂窑里,这样屋里面会更亮堂一些。

家堂窑下面是木制老方桌和两把圈椅。这是大人们上座的地方,一般孩子们是不能入座的。只有当大人们闲情逸致来拷问我们的时候,才会让孩子们扒着方桌一角。

有时候为了看得清楚,偶尔也会让孩子们趴在圈椅上回答问题,不过这样的时候很少。

那时候老朱教孩子们学习打算盘,因为老朱是高小毕业的优等生,回家后当过生产队会计,从前也当过公社里的秘书,双手打算盘是他的得意杰作,孩子们几个人一起拼也赢不了老朱。只好甘拜下风。

可惜老朱只上到高小,后来又赶上了运动,后半生就再也没能施展出他的才能来,大家都推荐他当生产队会计,后来又当上了队长。

北屋正中后墙上原来也有一道木门。在老朱结婚以前,中间是通着的过道。

后来分家以后才堵上,在北屋最东头留出一间做了后院走廊。

在留出一间走廊以后,为了前院严实,顺便在前院垒砌了一道东墙,把走廊和前院隔开。东墙南部留出一间地方,前院也盖了一个门楼。

也就是说,进了朱家大门,第一个门楼是书堂家,再往里面走就是朱友康大伯家。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