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76.蚂蚁搬家、四轮马车、战车堡垒  幼儿老师闯异界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就是挽马也是缺乏。

而且就是两轮的马车,载重量也很不大。因为除了两个轮子,其他还有将近一半的重量要担在挽马身上,若是车停下来,让挽马休息,车子就不平衡了,没法放大的东西。

总之吧,用车载重,实在有困难。”

林夕奇怪地问:“为什么没有三轮的车?”

宋庆说:“因为没法转弯呀!”

林夕这才发现,有点想当然了,回溯了一下记忆,发现似乎还真是这样,于是让宋庆拿来画板,开始一边画立体图,一边解释:

“如果想要不把重量加载挽马或者牛的身上,就需要至少三个轮子或者四个轮子,因为两个轮子是不能在平面上站稳的。

其中如果是三个轮子的话,后轮的两个轮子,必须是同轴,但是彼此都是独立能够转动的,因为转弯的时候,他们会有行走距离不一样,走外圈的,走的距离远,走内圈的,走的距离近。

第三个轮子,就是转向轮,他必须在原地能够旋转,但是既然要旋转,就需要有一个东西在旋转的时候,能够托起车架子。

大家看,如果用垂直的轮子,就需要在轮子的两边,加上支架,支架在超过轮子的上部以后,要合成一体,这当然最好用钢铁来做,木头来做,强度太差,需要很多木料。合成一体而且还需要做一个圆盘,圆盘中间,竖起一根轴,这个轴,穿过上面车架的圈口,然后还需要一个压圈,压紧在圈口,免得晃动。

最后这个车轴,向前引出,当做车辕,可以让马或者牛只需要拉动就可以了。”

宋敖兴击掌道:“妙呀,这些东西,没有一个超出了车轮的制作范围,哎,此前为什么没有人想到呢?如此一类,需要挽马负担的分量,完全可以加在车上了,负重直接可以扩大一倍,而且马还不会累。”

林夕说:

“现在,我们再说说四轮马车。

三轮马车,我们现在的材料,可能还是只能制作立轴的转向轮子,没办法把支撑架做成向后倾斜的,或者倾斜的角度不能很大。只是因为我们前面有一个比较长的车辕,牛马在转向的时候,通过车辕的力量直接转动了转向轮,否则很难搬动它。

再有,三轮马车接触地面的面积相对较小,稳定性还是差一些,另外,前面的分量压在一个轮子上,车辙容易偏深,载重量的放大限制因素也比较大。

所以,还有四轮马车。

四轮马车可以用长的车厢,在车厢前轮位置,要先通过一个转向圆盘,这个转向圆盘的下面,还是与三轮马车类似,不过,三轮马车下面直接就是车轴和车轮,而四轮马车下面,需要两个轮子,还是一个横轴。

这样一来,因为前面的轮子的地面可能跟后面不一样平,所以需要有一个弹簧链接。”

米三妹抢着问:“什么是弹簧?”

......

林夕于是说:“你们把铜大匠、铁大匠、木工大匠、火工大匠各来一个”。

然后接着边画图边说:

“如果把铁或者铜,打成长条,那么用手用力者弯曲的时候,是不是会感觉到回弹的力量?”

宋庆说:“是”

林夕接着问:“力量大了,铜棒或者铁棒会不会弯曲?”

米三妹说:“当然会弯曲。”

林夕说:“如果弯曲一点以后,把手松开呢?”

米三妹说:“那么,会弹回来?”

宋庆说:“有的弹得回来,还有的弹不回来。”

林夕说:“不错,很好,弹得回来,就叫做弹性形变,弹不回来,就叫做塑性形变。”

米三妹说:“我知道了,软剑就是能够完全弹回来的。可是他们很长呀?”

这时候,铜大匠祁六(就是做电池组的)、铁大匠刘灿灿来、木工大匠段永春、火工大匠苑庭芳到舱室,各自行了礼。

林夕说:“不必多礼,来看这几张图。”

林夕画了十一张主图——

1.一张螺旋弹簧制造图;

2.一张板簧制造装配图;

3.一张铁轴铸造示意图;

4.一张铁胎车轮铸造图——上面是铁轮毂,延伸六条S形辐条,外侧是圆圈的;

5.一张车轮轴装配图——铁轴加两端铁轮毂顶盘,与铁轮毂,中间使用牛油滑动副,外侧加锁紧圆盘,轴上有垂直销钉孔——轮轴用板簧减震以后,与木质车架结合起来;

6.一张三轮马车转向支架圈口图——包括圈口、车架大梁、大梁;

7.一张三轮马车立轴制造图——包括前叉、转向支撑托盘、立轴、立轴上压盘、压盘销钉孔、立轴顶端安装圆盘孔;

8.一张三轮马车车辕制造图——包括与柳州顶端安装圆盘配套的前叉圈口、车辕杆,以及拴马的衡;

9.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