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回 飞升崖下(第一节)  至尊儿女情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道:“姐姐,颜兄教的三招功夫,经伤儿使出威力惊人,全然不似往日般不会使拳了,伤儿,不如我们到院上,将颜师父教的功夫演示给你姑姑看看。”

无双毅然说道:“不必了,我意已决,颜志祥,你家传武功,你愿给便给,不愿也不强求,你之前教过伤儿,无双在此谢了。”说罢便离席而去,唬得颜志祥一时不知所措。

当夜,无伤郁郁寡欢,难已入眠,半夜寻到文璋房里,见他秉烛而读,无伤轻声说道:“先生也睡不着吗?也在想驱毒的事。”文璋见他神色忧虞,慈和说道:“伤儿,先生虽是一介书生,但也知晓,侠之行事,义字当先,江水之毒不解,祸害一方百姓,先生怎能不想。

无伤寻思道:“要解那毒水,需炼毒人之血,我无意中吸了那女子的血,姑姑说,我体内已有抗素,那么我的血便能解毒了。”

文璋心想,伤儿心性纯良,已是难得,又知晓大义,我怎可违逆其心,便道:“伤儿,姑姑爱你痛你,自然不希望你受到任何伤害。但凡行事,须凭良心而为。孔老夫子曾说:君子之于天下,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无伤点头说道:“这话出自论语里仁篇,说的是君子对于天下之事,若无规定怎样去做,怎样做最合大义,便怎样去做。”先生教伤儿的,我一直记得。

文璋又道:“伤儿,解毒之事,待我明日和你姑姑商议后,再作打算,你姑姑身为一代侠女,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无伤心下思道:“毒水这般怪异,姑姑早说过,此毒无解,若是明日我们真的走了,这里人肯定想不到办法解毒,不知又会死多少人。他辞别先生,一人出了房门,默默行至江边,心中忧虞。

先生之言在脑中隐隐回荡,挥之不去:“侠之行事,义字当先。若不解了江水之毒,会有更多人无辜受累。他心念所及,更生惴惴不安。心想:“不就是我的血么,无伤这里有。”当即抽出匕首,这把利刃是他九岁生日时,程英送的,此时心中决然,使刀划过腕间,见鲜红的血液缓缓溢出,嘴间叨念着:“血啊,血啊,求你驱散毒水,别再害死人了。”见鲜血将江水渐浸染红,他神情恍惚,眼中迷离。

文璋见无伤信步而去,暗自揣测,预感不祥,只怕这孩子会做出怎样的傻事,越想越觉得不妙,急匆匆赶到无伤房里,并不见人,心下一时焦急,又敲门叫起无双。颜志祥、杨怀仪二人亦被惊动,文璋思道:“这孩子会不会去了江边。”

众人匆匆赶到,火光下,江上一片阴阴血红,沿那血迹,见无伤晕倒在岸旁,左腕上一道长长的伤口,无双忙将他抱起,顿感周身冰凉,幸而探得一丝孱弱气息。急忙运功封住他“郄门”“内关”两处要穴,止了血,又喂了两颗九花玉露丸。

众人回了屋,心下挂虑,尽皆围在无伤身侧,见他呼吸渐生平和,颜志祥道:“少庄主一时失血过多,虽止了血,但体弱血虚,还需静心调养。”

无双怫然不快,喝道:“是谁让他去的,他可还是个孩子。“

众人闻言,心下一颤,文璋急道:“姐姐,方才伤儿到我房里,寻问解毒之事,这孩子虽然年幼,却常怀一颗侠义心肠,我既是他先生,怎能避迹违心,便跟他说了,未曾想他竟这般执拗……,连性命也不顾了。”

无双悻悻而道:“文弟,这孩子一出生便没了爹娘,你可知伤儿取名无伤,其中深意,就是希望他一生平安。

颜志祥叹道:“陆庄主,少庄主侠义心肠,他吉人自有天相,虽一时体虚,在村里静养一段时日,定可复原,无需过于忧虑。他又安排村中代夫将伤口缝合。众人轮番守候,替他运功助气,无伤虽年幼,但体内混无内功无息运行,与无双功力相合,她与伤儿运功数日,虽不眠不休,却始终精神奕奕,不觉疲乏。

到了第七日清晨,无伤渐渐苏醒,众人来探,尽皆欣喜不已,几名老宿道:“天老爷有眼,终于让少庄主他……平安无事。”无伤道:“姑姑,先生,颜师父,杨大哥,江水之毒可解了么。”见他一一叫到,一时安心落意,颜志祥畅快道:“少庄主真是仁义,昨日村中一小儿在江边玩耍,失足落水,被大人救起,时至今日,也还安然无恙,想必这水中之毒真是解了,还多亏了少庄主。村中老幼听闻少庄主舍身驱毒,救了大家性命,都聚在颜家门前,争相要来探望。”

无伤闻言,心下极喜,大声说道:“真是太好了。”猛地探将起身,顿时又觉头脑晕沉,左手腕上一阵剧痛。

众人见状甚是怜惜,颜志祥急道:“少庄主稍安,伤口还未愈合,还需静心调养。”

无双道:“让外面的人都散了吧。”

无伤轻声道:“姑姑,你答应伤儿留下来吧,伤儿还是想跟颜师父学功父。”

无双怜悯说道:“伤儿,等你伤好,你愿跟谁学,便跟谁学,姑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不答应呢。”

颜志祥道:“陆庄主,在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