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去宋家庄学习功课,陆家庄差往各大门派送贴的弟子纷纷赶回。这日无双早起,见伤儿兴致勃勃奔来,远远地叫道:“姑姑,你猜谁来了。”无双微微一笑,道:“这么一大早,我怎么知道是谁来了,莫非是你程英姑姑。”无伤道:“姑姑怎么一猜就中。”无双道:“这傻孩子,还有谁来,能值得你这么大呼小叫的。”
见程英迎门而入,无伤直奔过去,一头扎在她怀里叫道:“程姑姑。”
程陆二人相见,相诉了些女儿家心事,两人数年间多有往来,无伤的千字文还是程英教着背的。只是程英恬淡少欲,无双也曾去桃岛与她相会,但多半是因无伤吵嚷着要去见他柔美心慈的程姑姑。
无伤道:“程姑姑,还是你留下来教无伤读书写字吧。”无双道:“伤儿,又缠着你程姑姑不放,我不是给你请了先生了吗?”
无伤道:“那位宋学儒老先生刚开始还好,教了孩儿些礼仪规矩,还有千字文,可千字文是程姑姑教过孩儿的,孩儿本来就会一些,后来又教论语什么的,孩儿一点不会,老先生见孩儿怎么也学不会,便用尺子打我,孩儿手都被他打肿了。”
无双道:“怎么,让姑姑看看。”见无伤手心果然有数道红印。“这先生教书还要打人,哪有这样的先生,伤儿下次他再打你,你就用内力相抗……,但是千万别伤了老先生。”
程英笑道:“要不伤儿这几日请个假,先别去上学了,程姑姑在家教你吧。”
无伤开怀笑道:“太好了,程姑姑愿意教我了。”见他又蹦又跳的,众人皆是喜不自禁。
当夜,程英择了处僻静小院,传授无伤“灵鳌步法”。这门轻功步法是桃花岛的入门武功,简单易学,最适合小孩子习练,无伤练了一整晚,只将基本步法谙熟于心,一到精妙之处,便显生疏。
次日一早,程英又教授无伤诵读论语,她也不嫌无伤进度缓慢,只在一旁勉励称赞,不过半日竟又将“学而”“为政”两篇都记下了。
无双亦将《混元真经》第二层,行意自如的心法传与无伤,这行意法,旨在意行凝聚,意行气不行,气行则散,意行则聚,无双所学虽多,却未领略到其中精妙。
反倒是无伤心性纯真,依这心法所作,无论行、住、坐、卧均能感受到丹田之内一股真气旋集。二层心法练到绝妙之境,无论入眠觉醒,意到之时便能集天地五行之气,比之古墓派寒玉床功效更胜出数倍。不觉之中已领悟到其中奥妙之处,数日间,内功修为已有大进。
这日清晨,陆家庄院内喧嚣熙攘,聚集了不少江湖豪杰之士。丐帮、华山、少林、崆峒、仙霞等名门大派皆有高手前来赴邀,琼姿一大早便命厨房准备了果蔬茶点,款待众人,全真教苗道一亦带了两名随行弟子赴会而来。
无双正与程英叙话,见苗道一赶至,相顾不见祁志诚,不禁问道:“道一,你掌门师兄怎么没来?”
苗道一道:“陆前辈,那日与您一别,掌门真人一直闭关不出,现在教中,由张志仙师兄暂代掌门处理大小事务,听说陆前辈号集天下英雄聚义,小道匆忙赶来,掌门师兄有书信在此。”
无双启见,信中写道:“陆无双前辈尊鉴,志诚别后,昔日禁地一行、常自忧心挂怀,思忆君宝道兄,又复往探寻,幸而得见张道兄无恙,欣慰之至,前辈勿须挂念。悉闻道兄数语,晚辈悟道之心弥坚,江湖之事已无挂碍,于此悟真了了。晚辈志诚叩启。”
无双看罢,得知君宝平安,一时欣然,又感郁丝忧结,不知是喜是忧。但见无伤站在一侧,说道:“伤儿,快来见过你苗大哥,当年襄阳城一战,是你苗大哥救了你,你先谢过罢。”
苗道一道:“这便是伤儿,那一年他还是个婴儿,转眼不见都这么大了。”
无伤道:“苗大哥,程姑姑说过,大恩不言谢,可我还是要先谢谢你,日后苗大哥若是有为难之事,无伤一定相助苗大哥。”
苗道一笑道:“真是好孩子,陆前辈,这孩子天性纯真,我当真没有看错。”无双正想细问君宝之事。
突然间,大门外有擂鼓击磐之声响起,但闻陆琼姿清柔之声说道:“有贵客到。”语声甫落,门前快步走入一女子,众人见她清丽绝俗,面颊红润,程英、无双远远便认出,来人正是郭襄,急忙起身迎了出来。
院内众门毫杰之士,其中有不少人,一应起声呼道:“恭迎郭掌门……”郭襄拱手还礼,道:“峨嵋郭襄见过各位英雄。”一路随无双、程英等人进到内堂,她身边跟着一女孩,那孩子肌肤似雪,玲珑清秀,其后还有一白衣男子相随,生得隽逸脱俗,萧疏轩举,随行的还有两名女弟子。
此番相见,尤为亲切,问起杨过下落,都是杳无音讯,众人脸上顿生茫然,郭襄道:“那年在风陵渡口听闻神雕大侠,以致终生难忘,襄阳一战,本欲见他最后一面,却不可求……。”说及于此,不由得心生惆怅,眼中莹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