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节 不祧峰(二)  剑来酒来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齿咬断,断口处尚自有鲜血滴下,地面低处已形成一个个血洼。上半截肚皮朝天,却是较为完好,木从心细看那蠎头,足有自己上半身那么大,竟生了两只角!但此刻上下颚错位,嘴巴无法闭合,眼睛虽大睁着,眼珠却蒙上了一层灰白色的眼翳,信子软软地伸在口外,再也不复昨晚那般神气了。

到底是什么巨物,竟能将如此巨蟒整治得毫无还手之力,这不祧峰上,还藏着多少不知名的异兽?由此他联想到武林之中,天下之大,更不知藏有多少身怀绝艺的英雄好汉了,自己踏入江湖,日后更许须加倍地保持敬畏才是,但又想到左右自己不过一年之命,若小心翼翼如履薄冰,何如安心做个庄稼汉,又何必趟白莲教这汪浑水?哼,大丈夫行事,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爱怎样便怎样。生生死死,自三皇五帝至今,彭祖也不过八百年的寿数,恩恩怨怨,更当快意恩仇,窝窝囊囊,纵使活上一千年,又何如洒脱一时来得痛快!想通了此处,不禁豪气勃发,直如“小乔初嫁了”的周瑜,忍不住便要仗剑而歌,浮一大白。陡然间,勾起馋虫,这一下可不得了,尝一尝鲜血的念头仿佛巨蟒一般缠了上来,木从心走到上半截蟒身断口处,蹲下身子,用嘴凑上去喝血。那血色作火红,与人血甚是不一样,流入口中,木从心开始时只感到味道腥冲,但咽下之后只觉得通身暖融融地,便似暖阳融雪一般,说不出的通泰畅快。渐渐地,蟒血大口大口地冲入咽喉,他已由“接血”变为“吸血”,自己却浑然不知,只觉得似乎被暖意融化,如蒸汽般,飘飘渺渺,全身每一个毛孔都舒服地舒展开来,蛊毒发作时的寒意被一扫而光,端的是舒适无比。

蛇血本是寒性,木从心体内蛊毒发作之时也是寒毒,他吸蛇血而食,寒上加寒,岂非火上浇油,又岂得如此畅快?原来此蟒来历非同寻常,它看去像是蟒,其实产自西北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之巅,其名字得自古之《山海经》,是为烛九阴,又称烛龙,传说其曾生于金陵钟山之上,曾因相助蚩尤与黄帝为敌,蚩尤败后,烛九阴亦被远逐于西域——天月剑是蚩尤佩剑,这也是为何昨夜烛龙见到木从心所持天月剑花纹之时,竟住口不攻。而其后此物遭难之时,又向木从心投来求恳神色!它名字中虽含一个“阴”字,其实血肉最是燥性。这条是二十年前白莲教费了偌大气力捉到,豢养在不祧峰上,至于它是烛九阴的嫡亲还是旁支,那便不得而知了。每当白莲教作法愚弄百姓之时,便即将之引到河流之中,作神龙现世之象,骗得更多百姓入教。至于引法,便是令人沿途燃烧沉香木,以沉香木异香引之,而沉香木异香不仅能将之引来,更能大增其狂性,近来白莲教方才得高人指点,对此法做了变更,之后燃烧沉香木吸引烛龙之时,将五味子、石菖蒲、萱草花、一同点燃,取这三味草药镇静之效,令其不再发狂伤及无辜。

不祧峰上飞禽走兽甚多,寻常这烛九阴取食獐鹿之属,偶尔捕猎其他食肉猛兽,倒也自在,孰料,木从心取暖之时,误打误撞折了沉香木幼枝作为引火之物,又将整段沉香木作为柴火,终于引得烛龙发狂袭击自己,又引来另一不知名巨兽噬碎烛龙——这一切缘由,木从心自己当然不知。

烛龙虽巨,鲜血再多,毕竟已流了半夜,木从心长吸得几口,便即干涸,他余兴未尽,欲往地面血洼中捧血而饮,但见地面上的血已凝结成黑紫之色,只好作罢。他心道:蛇蟒之属,一身精华集于蛇胆,既然这灵蟒之血饮之颇似有医治我体内蛊毒之效,何不取胆而食,即或不能治我体内蛊毒,也不致有害。想到此处,大是兴奋,忙以天月剑去剖那烛龙之腹,烛龙鳞甲坚胜铁石十倍,所以以天月剑之威昨夜仓促之间也伤之不得,现下木从心顺着烛龙腹部软甲缝隙纹路割去,烛龙再是奇异,血肉毕竟是血肉,天月剑到处,烛龙上半截身子已被从中剖开,木从心先是在其腹中发现些许兽肉白骨,后来终于发现一枚鸭梨大小的火红色内脏,颇不同于寻常蛇胆的深绿色,但看形状、位置当是蛇胆,便摘了出来,为不致损其药性,也不烧烤,张嘴便咬了一口。孰料这烛龙之胆外皮甚是坚韧,一口之下竟未咬开,于是以天月剑刺了一个口子,将胆中汁液倒入口中,既腥且苦,他强忍着喝完,由唇至嗓几乎全是奇苦之味。但他却十分开心,蛇胆愈苦,愈是蕴有奇效!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