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放置着通体黝黑一把刀,除刀身花纹诡异外,其余平平无奇。此刀一出现,全场顿时交头接耳声、窃窃私语声、啧啧赞叹声响成一片。此即战国时期,秦孝公亲兄赢虔所持天月剑,在与当时第一强国大魏的战争中,赢虔曾持之斩将七名,生擒大魏丞相公叔痤。传言此剑为蚩尤部将所用,铸成后无法开刃,蚩尤祈天拜月,以血开之,剑身花纹即从此而来。其后大魏公子持天下第三神剑公布古剑相斫,于是公布神剑就此毁去。辗转流离几遭,再回到赢虔手中时,赢虔却因受太子牵连被商鞅刈鼻刺字,此剑亦就此尘封,不意今日能在此地重现!
此时,四面隔间早坐满了人,放眼看去尽是一色的面具,只剩正对着金台的隔间未有人来,而那隔间,说是隔间,其实独个儿占了最高处的一层,却不知何人能坐?接着放置天月剑的金台后边缓缓升起一座玉台。“《逍遥御风》!”此刻距离台子较近的人已经看出来了,确是《逍遥御风》!正是《逍遥御风》!一时间,部分人竟大有醉态,有几个居然热泪盈眶,云思傲循声看去,这些人脸虽戴着面具,身子也置于隔间中,但可推测出,这些都是习武之人,只是这般大惊小怪,太也不成话,想来并无甚真实本领,念及此处,心里顿时轻松了几分。偷眼看木从心时,只见他脸上平静,双手却紧紧攥在一起,竟有些颤抖,显然也是十分激动。平心而论,实在怪不得这些人失态,须知《逍遥御风》成书于北宋之前,为逍遥派创派始祖逍遥老祖所著,其人姓名已不可考,但此书艰深曲奥,逍遥派后人无崖子聪明绝顶,学究天人,穷毕生之功也只参悟到三成。但即便如此,百招之内还是将号称“杀人不用第二招”的天山童姥巫行云击败,而同样份属逍遥三老且专擅小无相功的李秋水更是连与无崖子放对的念头都不敢兴了。此小无相功,即番僧鸠摩智恃之以力挫少林群雄的小无相功,则《逍遥御风》的威力可知。然而此前此书下落成谜,据传藏于星宿海畔,看来天意不当此书绝迹。云思傲此时也是极力克制,只待时机,便图下手!那时只消学得一成,便何惧于……正胡思乱想着,最高层隔间终于坐上了人,主座上身形窈窕,似是女子,下首空着几处座位,却无人坐,两边恭敬地站着八人,似是比常人高出一头。终于,玉台后缓缓升起一座玄色圆台,材质已不可知,上边放着一方红玉小玺,盎有古意;旁边是一方黄帛,一张泛黄的图,此外更无他物。
此时轮到余下不习武的人沸腾了,这是一个信物,一张字据,一幅地图。古往今来,信物、字据再情深义重,也不过是痴男怨女两人间的事,何至于此?至于地图,更平平无奇,焉敢位列天月剑与《逍遥御风》之上,敢怕是玉帝老儿手绘的?原来康熙即位之初,吴三桂即遣手下皇甫保柱前往行刺,此人幼时被异士摄入深山,武功已臻化境,康熙性命在皇甫保柱启程之时即可开始倒数。但天不绝其嗣,皇甫保柱为康熙之勤政爱民所感,于是从皇宫藏身之处现身,康熙身侧大内高手无虑百数,结阵围之,却被其一一夺下兵刃,掷于地下,长笑而去。后吴三桂败亡,皇甫保柱感其知遇之恩,向康熙手下第一儒将周培公企得吴三桂全尸。康熙于是以黄帛书写旨意,赠随身小玺以为信物,在地图上圈下一片地供皇甫保柱及吴三桂残部歇马,皇甫保柱无以为报,向北九叩,自刎相谢,而吴三桂残部从此宾服。持此一玺,一帛,一图,于此地,上到督抚,下到府县无人敢问,无人能管,真正地裂土分疆,真正地价值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