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老路的故事⑨】  朝花夕拾,晨茶暮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怕他出师了另立山门,只好做这样的安排。

听起来好像是环境限制了大昌的学习和进步,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只会让努力的人得到更多的机会,前提是你没有抱怨命运不公。在家具行的历练使得原本伶俐的大昌又多了几分世故圆滑,尽管那时候的大昌还未满20岁,所有的事情处理起来都是那般老成。

在那里的一年多,小后生不光学到更多的事情处理方式,人情世故的应对,他还遇到了这辈子唯一的女人,现在的妻子。

再后来的家具行的老先生便留不住大昌了,他要回老家完婚,二哥大富转业回来做生意挺顺利,还在太谷帮他拿到一个锻压厂的技术员的名额,当年因为贵荪的事出来,现如今好多年过去了,他想家了!从来都是家里人每年来看他几次,他已经5年没有回去过了。

告别了当年收留他做工的老先生,离开上海回去武乡之后。他们完婚,最后由于一些原因老路入赘到了太古媳妇的家中。在锻压厂的工作也很顺利,就像老天爷特别眷顾这个年轻人一样。本来开始说好的技术员,但是老路做木工时期积累的测绘、计算、统计构思能力,以及他那圆滑的处世之道,很快就是车间部门的组长了。

在那里他有很多他自己的徒弟和同僚。后来的几年时间里,就像早期的那些山西商人一样,他和他的徒弟们,乡党同僚出来自己打拼,同时又互相扶持,互通资源,他们几乎垄断了太古晋中周边门窗钢架结构卷闸等这些基建业务。

值得一提的是,大贵留在了部队,大富和大昌也忙碌的风生水起。多年以后再次回到村子里,见到老路家的三兄弟,拄着拐的贵荪大老远就绕着小巷子走开了。当年因为自己家族的姓氏,受乡亲邻里的欺负排挤,多年后的一天,大昌竟然因为自己的姓氏,出乎意料的受到一次“特殊待遇”。而这次巧合,对于路大昌的重要性而言也是影响到一生的。

【欲知详情,且看下回】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