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对着里屋大喊道:“我的妻呀,你看这是谁来了。还不快出来拜见义父!”
朱翠莲听说义父来了,连忙牵着儿子快步走出来,望着王石倒身就拜:“义父!你可算是来了,再不来,我们全家都没法活了。”
“我儿快快起来。”王石赶紧将她搀扶起来,又叫马龙进来,都相见了,在客厅落了坐,王石就怀中取出五百两一张银票,递给胡秀才,嘱咐道:“这五百两银子,你留下四百两给家里做生活,你带一百两,做盘缠,眼看这就是三月份了,早早的收拾行装去金陵应考去吧!”
话说这王石在胡秀才家吃了晚饭,便就去北城门口客栈歇下了。王石对马龙说道:“徒儿啊,你跟我学艺这二十多年,也是该在江湖上走动走动了,出去历练历练,长长见识,明日我就发付你和胡秀才一起,去金陵。等胡秀才应试了,在同他一起回来。”
“好呢师傅!”
第二日,王石便带着马龙来到胡秀才家,刚走到门首,胡秀才就迎了出来,三人进屋落了坐,王石道:“今日你便起程,和我这徒儿一同去金陵,你两个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你二人在路上,就以兄弟相称。一路多加小心,快快去收拾,我送你们上路。”
胡秀才答应了,进屋嘱咐妻子朱翠莲道:“你在家好生看着孩子,遇到什么事情不要和别人理论,万事只等我回来在去理会。”
胡秀才嘱咐完妻子,转头对儿子道:“你在家,要听妈妈的话,不可调皮捣蛋。知道吗?”
胡平之点了点头,胡秀才收拾了几件旧衣服,打了个包袱,往肩膀上一背,出来和王石马龙一同出了家门。
王石带着马龙和胡秀才来到城中的骡马市场,买了两匹马,马龙和胡秀才一人一匹。又嘱咐了几句,催促二人骑着马出了东门,一路往金陵而去。王石等二人走了以后,心中暗道:这胡秀才是个书呆子,马龙呢,久居深山,又没见过世面,心地单纯,这两个在一起走路,恐怕要出事,想到这里,决定暗暗跟着他们,王石心说:我不能叫他们发现我,王石将头发来放下,把脸遮住,买了一身黑衣服,套在外面,将自己乔装打扮了一番,这才去客栈取了马,骑着也出了东城门。远远的跟着马龙和胡秀才。
话说马龙和胡秀才,一路出了信州城,在路晓行夜住,饥餐渴饮。行了五六日,过了金华,直奔杭州,不着一日,到了杭州城,端的是热闹,卖菜的,卖米的,卖鸡的,卖蛋的,打把势卖艺的,卖冰糖葫芦的,卖针头线脑的,卖胭脂水粉的,因有尽有,二人骑着马,就进了城,在街上观看不尽,马龙第一次见这么繁华的地方,心中喜悦,东张西望,看个不了。这马龙比胡秀才大几岁,马龙呢就管胡秀才叫贤弟,马龙一边东看看,一边西看看:“贤弟,你看,那楼上挂的灯笼真好看!”“哎!你看,那耍把势的真厉害!把个碗用根棍子转得滴流圆。”
胡秀才道:“贤兄,我们先去找家客栈住下,然后在出来闲逛闲逛,久闻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咱哥两,便在这城中游玩两日然后在走。”
“好!我也正想多看看呢。”马龙一边答应着,一头四处张望。二人行不多远,就看见前面一个客栈,门口高悬一面黑底金字招牌:醉仙楼。大门两边写着一幅对子,上联:天上龙肝无处尝。下联:人间玉液数我家
胡秀才和马龙下了马,迈步来到客栈门口,里边出来两个伙计,将二人的马接了过去,又有一个伙计把二人招呼进来,就门口坐了。胡秀才点了几个菜蔬,要了两壶酒,二人坐在桌前,一边吃一边喝,王石也跟着来到这家店门口,伙计把马接了过去,又有一个伙计在门口把王石引进来,就在胡秀才和马龙边上的一张桌子前坐了,王石点了几个菜,要了一斤熟牛肉,一壶老酒,坐着一边喝酒,一边时不时的看看马龙和胡秀才。
这时候,就打门口进来一个人,头戴一定皂色软翅纱巾,身穿一件米黄色绫罗长衫,腰系玉带,上有几颗红宝石,背上背着一把宝剑,剑穗红缨四撒。身姿苗条,杏脸桃腮,柳叶眉,樱桃嘴。迈步进来,店小二在前招呼道:“客官你快请坐。”
这人是谁呢,这人却是杭州城防总兵黄飞虎的女儿,名叫黄秀娟,从小喜欢舞刀弄枪,没事就女扮男装,背着一口剑,出来四处闲逛,刚好走到这醉仙楼酒店,也想进来吃杯酒,进门,落了坐,店小二道:“客官你吃点什么?”
这黄大小姐仰着头,左右看了看:“恩,来个西湖醉鱼,鱼可要新鲜的,若是不新鲜我可尝得出来!”
“客官你就放心吧,本店的鱼最新鲜!”店小二满面堆着笑。
“把你店中最好的酒给我上一坛。”黄大小姐点完菜,右手拿起一把折扇,徐徐扇动。店小二往后厨去了,这时候马龙转头过来,正好和这黄大小姐二目相交,马龙一看这黄大小姐眼睛可就转不开了,心说:“这人怎么生的如此好看啊,天底下竟然有这么好看的人。哎呀,太好看了,真是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