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帝国境内之布莱登菲尔,最终由瑞典获胜的布莱登菲尔德会战:1632年发生于德国吕岑,最后由新教联军获胜的吕岑会战;1639年发生于英吉利海峡,最终由荷兰获胜的唐斯之战:1643年发生于法国阿登,最终由法国获胜的罗克鲁瓦战役。”
少年如数家珍的叙述着,随着他的叙述,那场影响深远的战争仿佛呈现眼前。
1618年捷克反对哈布斯堡王朝的起义,开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蒂亚斯企图在波希米亚恢复天主教,指定斐迪南三世为波希米亚国王。
这一导火索引动的巨浪,几乎将当时所有欧洲国家都卷了进来,这些成员国不是直接参战,就是间接地向参战方提供支持。
西班牙、法国、丹麦、瑞典和特兰西瓦尼亚都至少一度直接介入战争;英国、荷兰、波兰—立陶宛、奥斯曼帝国、教宗国和许多意大利邦国都间接介入了战争,主要是向一个或几个直接参战方提供财政或军事援助。
“两侧书架上看似随意摆放的六本书,却恰好与三十年战争中六场经典战役的地域重叠,同时1624、28、31、32、39、43……这六本书自右而左,自东而西的排列顺序,也与那六场战役的发生时间对应上了,所以我当时就在想,这是否是一种暗示,密码是否与此有关。”
范雪点了点头,她总算明白第一次输入的那串数字的意义了。
身为女孩,范雪其实对历史、军事不算很感兴趣,但三十年战争实在很有名,范雪即便不熟,但绝对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