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死,没敢干。此时一看林成被抓住了,也都跪倒在地为他求情,
“老师,林成只是一时贪玩,请老师责罚他罢,不要赶走林成。”
林成虽然调皮,其实也聪明的很,平时学礼背诵的进度都比旁人快出不少,若不调皮也是讨先生欢喜的学生,范秀才虽然古板也是爱才的人,因为他自觉自己就是个身怀大才之人。虽然气血上涌,气愤不已,也是不舍得赶走他的,刚才只是一气之下脱口而出,此时看这么多学生下跪求情,也就顺坡下驴,
“平日里你虽偶有调皮,却也是个读书的料子。此次犯此逾礼之事,便罚你每日抄写礼记一则,抄完为止。速速回去读书!”
说完范秀才余怒未消,拂袖而去。
“弟子谢过老师!”
林成一听不被赶走了,喜出望外,赶忙谢了范先生,几个小孩子对着贼笑了一阵,赶往了南室,赶紧继续读书,今天的书若是背不下来,怕是又要被范先生打手心了!
“周小姨,我回来了!”
最终林成也没能逃过范先生的板子,虽说林成背书靠着过人的记忆力背了下来,不过还是被范先生找了理由打了板子,手心是阵阵发麻,通红一片。
“成儿回来了,快进来吧。”
周翠看着林成,一眼就发现了他的异样,于是轻车熟路的绕到他背后,拿出藏在背后的双手,果然是红通通有些发肿了。周翠看的是一阵心疼,但还是板着脸问,
“被打成这样,你犯了什么错了?”
林成一脸内疚,还是一五一十的跟周翠交代了。周翠气的是哭笑不得的,就差再打他一顿了,想到林成的手心,却是舍不得,
“范先生是附近最好的先生,你若不能在他门下读书,怎么能走进仕途,考取功名?”
“知道了,周小姨。我以后会好好读书的。”
和大多数小孩子一样,林成对这样的说法其实也是不以为然的,从他骑狗之举就能看出,他其实向往着自由和快意,只是年纪尚小,只是按照周翠给他的想法,读着书,慢慢长大。
之后的林成果然是安稳多了,再没做过这么惹得范先生雷霆大怒的事情了,毕竟手心肿了三天,吃饭都没法自己动手了,写字更是歪歪扭扭如同针扎,写礼记写的他是痛不欲生。
至少截至目前,是这样的,而林成,已经十岁了。
古代读私塾,分“短学”和“长学”两种,“短学”,顾名思义就是学的时间短,只交些粗浅的,能识文断字即可。“长学”,则是正月则起,直学至冬三月才止,学生们学的东西多,也是为了日后层层科举而准备的。古代学子们苦读数十载,都是从很小的孩童就开始读圣贤书了。
寒来暑往两载有余,林成安心读了两年的圣贤书,也算是下了大决心了,洪武四十年夏,范家私塾传来阵阵诗书朗诵之声,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小姨呼,应勿缓。
小姨命,行勿懒。”
是的,能这么读弟子规的,也就林成了。学了两年时间,以林成的聪慧,学的东西基本倒背如流,但范先生循规蹈矩,认定了基础要熟读,多背,等他觉得你可以了,准你去考试才肯放你走。加上天气炎热,让人心生厌烦之情,林成终于受尽煎熬,决定做点事情了。
“林成,今天可还有诗经要读,咱们就这么溜出来是不是不太好?”
一个虎头虎脑的小孩有些畏首畏尾的说,这小孩就叫做虎子,是镇上猎户家的儿子,从小就跟自家大人上过山打过猎,要说胆大,也是不怕谁的,不过干出逃学这种事,还是有点心里发慌。
“诗经诗经,咱们已经读了十几遍了吧!我都能背下来了,今天让小爷我带你们去探险。”
林成一拍胸口,表示一切都听咱的就行了。
“就是虎子,你莫不是害怕范先生责怪吧,胆小你就回去吧,咱几个出去玩就是了。”
旁边一个白白胖胖的小胖子,揶揄了几句。
虎子一听不乐意了,
“谁,谁怕了,不就是逃学吗?走就走,谁怕谁!”
几个小子就出了镇,往北边的山脚下出发。
要说在镇上这么些年,林成还算是认真读书了,在镇里还能找到个东南西北的,出来进了山,就找不到路了,虎子不愧是猎户家的,对这山路很是熟悉,眼见着出也出来了,就说,
“我曾经跟我爹上过山,他嘱咐我千万不能去南屋山主峰西边,也不告诉我为啥。我看咱们就去那探探吧!”
“好,走。”
众小伙伴一听觉得可以,还是个大人们不让去的地方,兴致勃勃就出发了。
要说这几个人也是有准备的,既然逃了学,准备上山,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