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文说:“我懒得跟这地方的官府打交道了。你们出面去谈,先把地圈下来,然后我们两家联合开发,租金平摊,各占一半。这里肯定要修路,修路的费用也各占一半。但是”
李东文说到“但是”,谢安平和乔山听得格外认真,一般“但是”部分才是重点内容。
“但是,整体规划要听我们公司安排。煤矿和油田的部分,我不参与,你们自己搞开发,地盘给你们单独划出来,其余部分,都是我的农场。”
乔山问了一句:“李老大,矿山和油田,能占多大面积?”
李东文四周扫视了一眼,说道:“最多一成,可能半成吧。”
乔山和谢安平对望了一眼,搞了半天,绝大部分都是农场,矿山和油田的地盘,只是一个零头。
李东文看出来两人那点小心思,就说:“联合开发,我不勉强,你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
对于谢乔两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小项目,投资需谨慎,不可能脑袋一热,就把钱砸进来。
谢安平说:“我们先去找找关系,咨询一下,拿下这片地方,需要多少钱。”
李东文说:“花多少钱,那就要看你们的本事了。我们在凉州的农场,好像没花什么钱,在蒙省的电厂,好像才十几块钱一亩。”
第二天上午,李东文就和谢安平动身出发,赶往莞城。留下乔山在这里,找关系打探租地投资的事宜。
初秋的莞城依旧热浪逼人。
李东文和谢安平都住进了赵灿光的会所。这里的房间设计堪比五星级酒店,两人的待遇当然是顶级的总统套房。
上市筹备工作组的办公地点,不在这里,设在了莞城安平物流大厦总部。张俊茹带着她的小组,已经开展了前期工作。
得知李东文和谢安平两位老板的到来,张俊茹立刻召集大家开会。
张俊茹首先说:“目前的核心问题,是你们两家公司的整合。桃花仙公司在全国各地的仓储物流中心资产,整体注入安平物流公司。”
“这次资产注入,对公司的营业收入贡献并不大,但公司的净资产会大幅度增加,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会大幅增强。”
“桃花仙公司的仓储物流中心,基本都是购买土地,自己建设的,固定资产不菲,但仓储收益并不理想,主要是自家产品的临时仓库。”
“合并之后,桃花仙公司的自家产品,就需要向新公司缴纳仓储费了,这一块也能为公司带来一定收益。同时还能充分利用仓储资源,向其他公司其它产品开放收费,提高仓储中心利用率。”
“物流行业的毛利率普遍偏低,安平物流算是比较高的,也不到百分之三十,这对公司估值较为不利。”
“安平物流去年的营业额一百二十多亿,净利润才二十亿。如果按照十倍市盈率估值,公司市值才两百亿。按照百分之二十的上市发行比例,才能融资四十亿回来。”
“桃花仙公司的资产注入之后,公司的净资产将达到一百五十亿,这样算下来,市净率才一倍刚出头,公司上市也没赚多少。”
谢安平听说能融资四十个亿回来,很是高兴,这都是真金白银啊,能买不少大卡车,聘用好多司机,业务还能扩大至少一倍。
物流公司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油费,其次是车辆维修折旧,过路过桥费和司机工资。关于过路过桥费,安平物流的农产品,走的是绿色通道,节省不少。现在有些地区,连电煤都开通了绿色通道,也免交了过路过桥费。
李东文对融资多少并不太关注,只要公司能继续做大做强,多养点人才是他关心的。
谢安平看着李东文说:“李老板,我觉得融资四十亿,已经不少了,您觉得呢?”
李东文说:“我没意见,今后公司还是由你来负责运营。”
两位大老板都没意见,张俊茹也就不在这个问题上继续纠缠,继续说:“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公司股权分配问题。”
“桃花仙仓储这部分的净资产,保守评估超过了八十亿,而原安平物流的净资产评估为七十亿左右。资产注入之后,持股比例怎么确定,还要你们两位老板协商。”
这个问题,涉及到核心利益了,也只能是由两位老板来定夺。
谢安平看着李东文,说道:“我听你的。”
李东文看向了张俊茹,问:“你有什么建议?”
张俊茹想了想说:“在安平物流公司原股东的基础上,增加一名公司股东,桃花仙仓储公司作为注资方,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具体占多少,不一定按净资产占比来分配,可以协商。”
李东文想了一下,对谢安平说:“仓储中心这部分,占四成,你看如何?”
谢安平一听,只占四成,自己是占大便宜了。人家八十亿占四成,这边七十亿占六成,这便宜占大了!
谢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