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林一见白衫这么客气,就知道准没好事,这帮乡干部,小算盘打得比猴都精。
“说说吧,什么事?”
白衫:“这不是养蚕赚钱了嘛,很多村民也想跟着养蚕,您看,乡亲们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
“说重点!”
白衫:“重点,重点就是种树!乡亲们缺少树苗,您看,能不能让桃花仙公司再支援点树苗,我们愿意出钱买。”
孙志林:“种树,好事啊,你们乡直接跟桃花仙公司去买,不就完了,找我干嘛?”
“你妹她”
“你妹!怎么说话呢!”
“不是,那个孙场长她把树苗看的紧,不卖给我们。”
“为啥不卖给你们,你心里没点说吗?”
“可是”
“别可是了,你们自己想办法吧。我管林业好多年了,树苗不是大问题,你们养蚕的农户手里已经不少树苗了,求人不如求己,剪枝扦插繁殖个一两年,就都有了。”
“可是”
“没有可是了!这点事情还做不好吗?”
桃花仙公司发了一个内部通知:养蚕有风险,蚕种须谨慎,请认准桃花仙蚕种。
这一季夏蚕,桃花仙公司的蚕种,只卖出去一百多张,基本都是内部家属购买的。其他的养殖户,大多购买了便宜蚕种,县农资公司从三湘省进的蚕种,四十块进的货,五十块卖的。
通远县三道岭乡乡长罗大力也找上了孙志林。
罗大力:“孙县长,我们乡比羊草沟乡更适合养蚕,我们岭地多,种树没问题,我们保证履行合同,养的蚕只卖给桃花仙纺织厂,绝不外卖。”
孙志林:“养蚕,我支持。你们自己给桃花仙公司去谈嘛,干嘛找县里?”
罗大力:“找过了。可是,你妹妹孙场长,不同意。”
孙志林:“你们乡能有多少户适合养蚕?”
罗大力:“不会比羊草沟乡少,至少也有一千户。”
孙志林:“一户一季收入五千元,一年就是一万五,一千户就是一千五百万,你这算盘打得挺响的。”
罗大力:“还要麻烦孙县长,帮着说和说和。”
孙志林:“好吧,明天我们一起去桃花仙公司。”
第二天一早,孙志林和罗大力就来找孙晓琰。
孙晓琰一听这事,一个劲地摇头:“我再也不信任你们了,你们的保证有用吗?签了协议,都可以随意反悔,羊草沟乡,前车之鉴啊!”
孙志林和罗大力已经料到了这一点,心里又把白衫骂了几遍。
罗大力说:“我们可以先买树苗,花钱买。”
孙晓琰不为所动。
罗大力咬牙说:“蚕种,我们也花钱买。”
孙晓琰还是摇头。
看见谈判陷入僵局,孙志林说:“我先来帮你们算一笔帐,这一千户农户养蚕,一年就是一千五百吨蚕茧,你们公司光卖蚕蛹,就能翻倍赚,还能白赚九百吨蚕丝,六万块一吨,就是五千多万元。这生意多划算啊”
孙晓琰有些意动。
孙志林接着说:“一年需要三千张蚕种,你们还能赚一百多万呢。”
孙晓琰说:“这事我现在还不能答复你们,我要向老板汇报一下。出了羊草沟乡这种事,真的很让人失望。”
罗大力赶紧说:“先谢谢孙场长,拜托你了。”
送走了孙志林和罗大力,孙晓琰就把此事汇报给何安江。
何安江也拿不定主意,主要是摸不清李东文的路数,老板想什么,要什么,捉摸不透。
何安江干脆将此事汇报给李东文,让老板亲自定夺。
结果,却让何安江更加迷茫了。
无须签约,也不用乡里和农户给出什么保证和承诺,不止是这个三道岭乡,政策放开到全县,全省,全国都可以,想要树苗,拿钱来买,想要蚕种,拿钱来买。树苗至少十元一棵,蚕种五百元一张,就这价,爱买不买。
李东文想明白了,对于只讲眼前利益的人,咱们就只跟他们来眼前利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谈别的没用。
孙志林和罗大力得到这么一个结果,也很纳闷。
为什么不强调收购和签约了?真的不需要我们做出什么保证了?我们生产的蚕茧可以自己随便卖了?
孙志林和罗大力总感觉好像哪里不对劲。
两人到山上一看,立刻有些傻眼。
这榛子树,就长不高,而且非常密集,每亩地至少两百棵,十块钱一棵,仅仅树苗的投资,每亩就要两千块,养一张蚕,要五亩树林,这笔投资就过万了。
如果再加上修建蚕房,购买蚕种,还要大几千块。
这么大的投资,一般农户是承担不起的。
与羊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