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桓帝刘志的生平,评价好的(摘自历史吧)  汉时明月何时归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半、预算五十四亿钱的巨大计划。

为汉羌战争费尽心血的汉桓帝,却没有看到胜利来临的那一天,公元167年12月,这位生前挨骂最多的中国皇帝,崩于皇宫德阳殿,享年36岁。

汉桓帝有三个女儿,长女的女儿,就是后来被曹操杀害的伏皇后。但没有任何一位皇子活下来。汉桓帝的遗体还未入殓。窦皇后就处死了汉桓帝宠爱的田圣。

一年后,宦官们挟持汉灵帝发动政变,陈藩、窦武被杀,尚书令尹勋、“前宦官”栾巴相继自杀。再一年后,第二次党锢运动开始,汉桓帝极力保存的李膺、杜密等百余名党人喋血洛阳。汉桓帝时代积累的政治精英毁于一旦。

169年7月,段颍大破东羌于射虎谷市西,斩敌19000级,汉军阵亡仅400人,此战宣告了汉羌百年战争的正式结束,告慰了汉桓帝在天之灵。

汉代人对桓帝的评价不低,“桓”这个谥号的意思就是“辟疆服远、克敬勤民”,汉桓帝的一生,是勤于政事、武功赫赫的一生。一些对汉桓帝的恶评,很大程度上源于当时言论的开放和政治的宽松。

其实,一个皇帝经常被臣民批评的时代,不会是太坏的时代。

相反,那些根本不见一点批评,只听到“奴才该死、皇上圣明”的时代,那些没人据理力争,只有马蹄袖打得山响、牲口一样跪倒一片的时代,才是黑暗的、不正常的年代。

汉桓帝亲政的那些年,风调雨顺,经济发展,暴动几乎消失。对外连战连胜,在籍人口5600多万,加上隐匿人口和少数民族,应该在6000万人以上,为西汉之最,和盛唐不相上下,达到古代中国土地承载量的上限,一百多年后晋武帝的“太康盛世”,人口才不过1600万。

汉桓帝时代,皇帝没钱修宫殿,官员会请求老百姓嘴下留情,书生可以随便批评皇帝,宦官会为国家征战捐款,将士们会吃着死马肉和雪水、转战两千里奋勇杀敌,田赋保持着三十税一的低水平。

汉桓帝一再下诏说,没有灾情的郡县,要为饥民们贮备粮食,天下人都是一家,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国家之宝。还有,大家最近不要酿酒了啊,注意节约粮食。

这样的皇帝,要做到也不容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