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四章 诸葛用兵  汉末有武名吕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只道是曹仁回许都后,禀报曹操,自领罪名,曹操对此并没有多怪,相反只是罚俸禄就是。只道是在司马懿道:“近闻刘备在江夏,每日教演士卒,必为后患,可早图之。”

在建安六年之时,司马懿便离开了温县,去了曹操治下担任上计掾,曹操听闻于此,多次征辟他到府邸中任职。然而司马懿却接口自己有风痹症,不愿意入府中。在今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时,曹操便说如果还和以前一样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将他逮捕。司马懿只得就职。

虽然曹操对司马懿的人品有些不太感冒,但是他对司马懿的意见还是很认同。他当即任命夏侯惇为都督,夏侯兰、韩浩为副将,领兵四万,号称十万,讨伐刘琦。

却是说荀彧劝道:“刘备英雄,今更兼诸葛亮为军师,不可轻敌。”

曹操不由问:“诸葛亮何人也?”

只道是掌握着各处情报的程昱说道:“亮字孔明,道号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出鬼入神之计,真当世之奇才,非可小觑。”

曹操诧异道:“比公若何?”

程昱说:“未可轻较。”

虽说诸葛亮有名声,但他自负却也不差,不过曹操闻言,却也为之动容,毕竟让程昱如此说的人,也是世间少有。

却倒是夏侯惇自负道:“元直之言谬矣。吾看诸葛亮如草芥耳,何足惧哉!吾若不一阵生擒刘备,活捉诸葛,愿将首级献与主公。”

曹操对本族兄弟还是相当放心的,他笑道:“汝早报捷书,以慰吾心。”

夏侯惇得命,便率军去讨伐刘备和刘琦。

不久之后,刘备便听闻夏侯惇率军杀来,刘琦惊惶,求助刘备。刘备不语,看着自己的两个兄弟,张飞嚷嚷道:“可着孔明前去迎敌便了。”

自从诸葛亮来刘备这之后,关羽张飞便是看不惯这人,总是未见诸葛亮用计用策,而刘备却是待诸葛亮甚好,常言:吾得先生,如鱼得水。关羽对此不发一言,张飞却总是屡屡挑衅。

刘备劝道:“智赖孔明,勇须二弟,何可推调?”

他让关羽、张飞先出去,自己请诸葛亮商议,诸葛亮笑道:“无妨,略施小计尔。但恐关、张二人不肯听吾号令主公若欲亮行兵,乞假剑印。”

刘备闻言,也不管这是诸葛亮第一次用兵,直接将剑印拿给他。只道是诸葛亮聚众发令。张飞按耐住性子,对关羽说:“且听令去,看他如何调度。”

此时的刘备等人,根基还是在新野。而新野同时也是夏侯惇前来攻伐时的必经之地。只听诸葛亮道:“博望之左有山,名曰豫山右有林,名曰安林:可以埋伏军马。云长可引一千军往豫山埋伏,等彼军至,放过休敌其辎重粮草,必在后面,但看南面火起,可纵兵出击,就焚其粮草。翼德可引一千军去安林背后山谷中埋伏,只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向博望城旧屯粮草处纵火烧之。关平、刘封可引五百军,预备引火之物,于博望坡后两边等候,至初更兵到,便可放火矣。”

他又命:“于樊城取回赵云,令为前部,不要赢,只要输,主公自引一军为后援。各须依计而行,勿使有失。”

却是听关羽问:“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

诸葛亮面不改色,回答:“我只坐守县城。”

只听张飞大笑:“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

却是见诸葛亮拿出剑印,漠声说道:“剑印在此,违令者斩!”

张飞神色一凛,他忽然有种感觉,诸葛亮说到做到。

刘备慌忙打个圆场,说:“岂不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云长、翼德不可违令。”

张飞连忙将自己的那种感觉甩出脑外,冷笑而去。关羽跟了上去,低声说:“我们且看他的计应也不应,那时却来问他未迟。”

一众将士从来没有听说过诸葛亮的韬略,虽然遵命,但都没有底气。却是听诸葛亮对刘备道:“主公今日可便引兵就博望山下屯住。来日黄昏,敌军必到,主公便弃营而走但见火起,即回军掩杀。亮与糜竺、糜芳引五百军守县。”

说罢,他便命孙乾、简雍准备庆喜筵席,安排功劳簿伺候。

刘备对此心中虽然也有些不放心,但却不敢显露出来,听从他的吩咐便是了。

只道是夏侯惇和夏侯兰等人引兵来到博望,分一半精兵给韩浩作为前队,其余则是护送粮草一同前行。

夏侯惇见到一队商旅,问清楚地方,便笑道:“程先生夸诸葛亮为天人今观其用兵,乃以此等军马为前部,与吾对敌,正如驱犬羊与虎豹斗耳!吾于丞相前夸口。要活捉刘备、诸葛亮,今必应吾言矣。”

只道是他往前行军,遇见赵云。夏侯惇骂道:“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

赵云不闻,直接纵马来战。只道是交战不过数回合,赵云诈败而走,夏侯惇连忙追赶,大概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