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章 的卢救主  汉末有武名吕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却说刘表找刘备入襄阳,商议刘琦入江夏一事。刘备见刘表已经头发花白,脸态老迈,有些不忍心。然而他听从诸葛亮言,说:“江夏重地,固非他人可守,正须公子自往。东南之事,兄父子当之西北之事,备愿当之。”

诸葛亮说过,想要夺取荆州,刘备只有一次机会。

刘表闻言,说:“近闻曹操于青州作玄武池以练水军,必有南征之意,不可不防。”

就像是曹操时刻担心刘表北伐偷袭许都一样,其实刘表也担心着曹操。毕竟挨得太近了,尽管还有张绣在前面挡着,但是想来曹操真的要大军南下,张绣也挡不住啊。不过好在即便是曹操正在操练水军,但短时间不会有结果,更不要说还有吕布在侧,一时间难以分出北方霸主。

刘备对此只是笑了笑:“备已知之,兄勿忧虑。”

此时的曹操毕竟是太远,还不如操心眼前的事。刘备见了刘表之后,提出离开回新野,刘表却将其留住,说:“我病已入膏肓,不久便死矣,特托孤于贤弟。我子无才,恐不能承父业,我死之后,贤弟可自领荆州。”

刘备暗自惊诧,下意识说:“备当竭力以辅贤侄,安敢有他意乎!”

他暗自惊诧诸葛亮的预言,此前诸葛亮说刘表让荆州,刘备自然是不信的。不过即便是相信,他也会如此说。

刘表看向刘备,说:“吾病不久矣,已经商议写遗嘱立长子琦,还望贤弟辅佐。”

这几年来,蔡氏和蔡家的操作都看在他的眼中,为了保护刘琦,他不得不曲意迎合,只是为了给刘琮一个希望,安稳住蔡家。而当刘琦提出去江夏,刘表就已经思虑许多,刘琦入江夏,那么刘琮势必会得到蔡家为首的一众世家支持。到时候刘琦要上位,则需要有一个外援。

在宛城的张绣,在新野的刘备都是不错的选择,但相比于张绣,刘表更信任自己人。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刘表会召集刘备前来的原因。

却是说刘表和刘备在商议的时候,内容被侍者听得真切,这个侍者是蔡夫人安插的眼线,他将此事告知蔡氏。蔡氏闻言惊怒,暗中找蔡瑁商议此事,显然已经有了谋害刘备之心。

蔡瑁说:“请先就馆舍杀之,然后告知主公。”

却说蔡瑁连夜点军,此事的刘备刚刚告别刘表,回到襄阳的住处中,正打算睡下,却听有人敲门。原来是伊籍察觉到蔡瑁之意,特意来告知,催促刘备离开。刘备连忙谢过,告别伊籍,找关张二人上马,连夜赶回新野。

等到蔡瑁领军包围馆舍时,刘备早已经跑远了,他眼眸一转,心生一计,在墙壁上写下一诗,派人对刘表说:“刘备有反叛之意,题反诗于壁上,不辞而去矣。”

刘表如何不明白自己和刘备的话,被蔡氏知晓。然而此时的蔡家势大,他无奈只能佯装愤怒:“誓杀此无义之徒!”

只道是蔡瑁请命,说:“军士已点齐,可就往新野擒刘备。”

刘表闻言,淡淡道:“未可造次,容徐图之。”

蔡瑁其实也知道,这样糊弄不过刘表,但他要的只不过是一个征讨刘备的大义,并且给刘备和刘表之间埋下一根刺而已。

他相信,今天的事会传入刘备耳中的。

第二日,蔡瑁对刘表说:“近年丰熟,合聚众官于襄阳,以示抚劝之意。请主公一行。”

刘表推脱:“吾近日气疾作,实不能行。可令二子为主待客。”

“公子年幼,恐失于礼节。”

刘表无奈,说:“可往新野请玄德待客。”

蔡瑁暗喜,请刘备入襄阳。

却说刘备回到新野,将此间事情与众人一说。正在商议间,又是闻刘表使人来请回襄阳。只听张飞骂道:“筵无好筵,会无好会,不如休去。”

只听关羽说道:“兄自疑心语失。刘荆州并无嗔责之意。外人之言,未可轻信。襄阳离此不远,若不去,则荆州反生疑矣。”

刘备也赞同关羽的话,说:“云长之言是也。”

他看向诸葛亮,诸葛亮说:“可让子龙将军率马步军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无事。”

刘备大喜:“如此甚好。”

他与赵云一起再入襄阳,蔡瑁亲自出城迎接,请刘备再去馆舍中休息。却是说赵云率三百兵马保护刘备,他本人更是成为贴身保镖。刘琦亲自来见刘备,说:“父亲气疾作。不能行动,特请叔父待客,抚劝各处守收之官。”

刘备连忙答:“吾本不敢当此既有兄命,不敢不从。”

只道是他在馆舍休息一晚,清晨,有人来报说荆州九郡四十二县的官员都到齐了。却说蔡瑁和蒯越暗中商议,说:“刘备世之枭雄,久留于此,后必为害,可就今日除之。”

蒯越有些犹豫,道:“恐失士民之望。”

蔡瑁得意:“吾已密领刘荆州言语在此。”

“既如此,可预作准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