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六章 御敌于门外  汉末有武名吕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当步度根尽起二十万鲜卑大军攻伐五原的消息传来,吕布立马召集文武商量御敌之策。张辽、曹性等武官纷纷请战,而崔绪、贾诩等谋臣则是面色难看。他们没有想到,鲜卑人会来的这么快,这么突然。

吕布的面色同样不好看,他已经不是前世在丁原和董卓帐下的一莽夫了,如今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在吕布眼中,如今五原的发展是重中之重。但五原太依赖于商贸,经济脆弱到一旦有战争的消息传来,五原郡将会被商人果断抛弃,打入尘埃。

只听贾诩道:“将军,若破鲜卑不难,只需依托于西安阳、成宜固守,放弃五原,引其深入,围追堵截。”

贾诩的建议很快引来陈逸的反对,他说:“司马此言不可,五原县虽非郡治,但也是边贸重地,若鲜卑人兵临城下,吾等此多年发展的边贸,将功亏一篑,日后将不复有商贾来此矣。”

五原郡很大,但只有靠南的一带才有县城,其中西安阳、成宜、五原三县处于汉人居住的最北方,再往前便就是大漠。而五原郡治九原县,便在五原县之后。可以说,若五原县有鲜卑入侵的消息传来,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便就是在九原的商人。

对一众文武而言,边贸实在是太重要了。这些年吕布在五原养了不下两万的兵马,依托着便就是边贸带来的商业利润和税收。仅仅这一点,五原便经不起任何波动。

这也是为什么贾诩一开始不看好吕布的原因。

五原别驾崔绪站了出来:“如今五原郡下百姓不下十万,若任凭鲜卑驰骋,将是一场大灾难。”

很显然,崔绪也不赞同贾诩的计策。尽管贾诩的计谋在战术上是极有可能成功,但是在战略上是极为失败的,这样和鲜卑打下去会是一个双输的结果。

却见平时沉默寡言的高顺站了出来,道:“将军,末将请求与鲜卑人野战,御敌于城门之外。”

“野战?”诸多人闻言,悚然一惊。

尽管在前汉朝,陈汤曾言:“胡人兵刃朴钝,弓弩不利,前者五人方当汉兵一人。今闻颇得汉之工巧,然犹三而当一。”,也就是说一个汉人差不多能杀死三个胡人。但这个前提是在有装备城池之利的前提下。若是野战,谁也没有把握能够和擅长骑射的鲜卑人以一对一。

只听高顺说道:“胡人虽勇,却无马镫、马蹄铁之利,纵使骑兵掠阵,吾等不惧。经年来,吾观胡人全凭悍勇,若失勇气,则军无战心,如乌合之众,吾麾下陷阵营以有三千,可挡胡人上万,可让胡人肝胆俱丧。”

吕布闻言,微微有些沉默。

陷阵营是重甲步兵,之前有八百,现在训练成三千,但因为其机动性差等原因,极少与鲜卑人对战,平时都是训练训练再训练。他对高顺并非不信任,也知晓陷阵营并非不能杀敌,但对手毕竟是鲜卑人。

他将目光看向张辽,张辽同样道:“将军,末将恳请北上击虏。”

贾诩看到一众激动的文武,心中不得不有些羡慕,他早已过了热血的年纪,也不会因为自己的意见被反对而心怀忿恨。他道:“若北上,将军还需注意云中郡。”

众人闻言,悚然一惊。

和邻居五原郡的命运不同的是,这些年经过鲜卑人的蚕食,云中郡的汉人逃离的都差不多了,甚至朝廷虽然还设立云中太守,却已经没有人去赴任。尽管吕布已经打退了一次鲜卑人,但他却没有多余的兵力去收复云中郡,无险可守,一直是五原、云中最大的问题。而和云中郡差不多情况的,还有西边的朔方郡。

这就意味着,五原需要面临鲜卑人来自云中、朔方和北面三个方向的鲜卑人来袭。

吕布当即大喝:“张辽、魏续、胡车儿。”

“末将在。”

“以张辽为主将,魏续和胡车儿为副,尔等率精骑两千,步兵三千驻守西安阳,防范西面鲜卑人。”

被叫到的三人闻言,神色一凛,道:“末将定不辱使命。”

“曹性、雷铜、侯成、宋宪。”

“末将在。”

“曹性为主将、雷铜、侯成、宋宪为副,率精骑两千,步兵三千赶往云中郡,驻守咸阳县。”

却见吕布凝视曹性一眼,道:“咸阳县离九原路远,尔等携带六个月物资,守住四个月即可。”

曹性咬咬牙,道:“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望。”

吕布又看向贾诩,道:“先生也随曹性一同去吧,曹性,一切以先生意见为主。”

贾诩苦笑一声,他就知道他跑不掉。

“高顺、陈逸、郝萌,尔等随某整军,点骑四千,步兵两千,加陷阵营三千,进军北上。”

“诺。”

吕布又看向崔绪,道:“其余诸县县兵,皆由别驾调遣,一切粮草调度皆由别驾安排,五原便交由仲穆了。”

崔绪被吕布的气魄所折服,笑道:“此乃分内之事。”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