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章 天兆不详  汉末有武名吕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飞快到达中平二年二月,一场大火焚烧了洛阳,南宫被焚毁。

刘宏面色阴沉,却见朝堂之上司徒陈耽上疏说:“如今朝中重臣卧榻,天降大火于京师,此乃天兆不详,有所警示。方今内多嬖幸,外任小臣,上下并怨,喧哗盈路,是以灾异屡见,前后丁宁。望请陛下亲贤臣,远小人,方才四海静宁,九州宴清。”

陈耽话音才落,引起无数朝臣附议,此时的朝堂也确实是越来越难混了,张让等十常侍愈发强势,而天子更是荒唐,西园买官变本加厉,甚至听说在后宫成立了裸游馆。

刘宏揉着脑袋,不用想也知道陈耽说的是什么人,果不其然,陈耽言道:“当今天下,谁人不知阉党祸国殃民,前有黄巾,后降大火,这便是天兆不详。”

这个时代对鬼神还是有敬畏的,许多人开始对此议论,就连刘宏一听也觉得有些道理,先是黄巾反叛,后有南宫被焚,不是天兆不详是什么?

在一边的张让听得暗恨:陈耽啊陈耽,老夫哪里得罪你了,先是排挤我结党,后又诬陷我不详。他连忙站出来说道:“陛下明鉴,老奴这些年伺候陛下忠心耿耿,陛下是知道的啊,黄巾倡乱,只是张角那贼人萌生野心,妄图谋篡江山。至于火烧南宫,不过一次意外而已,重新修建便是。”

刘宏闻言,觉得还是非常有道理,说道:“既然南宫焚毁,重新修建就好。此事休要再提。”

陈耽还想再劝,却被刘宏用眼神制止了。

张让再劝:“如今南宫焚毁,乃有残缺,圣上当加税田亩以修宫室,铸铜人以警火。”

刘宏嗯了一声,他最喜欢的便是挣钱,下令道:“传旨意,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他想了想,又补充说:“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除授大郡者要交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皆须先去西园讲定钱数,届时交请。”

陈耽听闻,连忙上奏:“陛下,此事不可,百姓赋税就重,这样下去会大乱的。”

“休要胡言。”刘宏冷冷的看着陈耽:“朕意已决,不必再论。”

言毕,刘宏直接退去,赵忠面无表情道:“退朝。”

当朝堂上的消息传遍天下,无数人为之哗然。天子向天下加税,下面的官员便借此盘剥百姓,中饱私囊。当天子朝着百官收钱,新官到任,必竞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以为补偿。

当消息传到济南国,曹操便上疏称病,辞官回归乡里。夏侯惇不解,问:“大兄,家中尚有余财,为何还要辞官?”

他是真的不懂,要知道济南相也是两千石的官,以往常的经验而言,在这个位置上多熬几年,那么公卿也只是迟早间的事。而现在曹操却是放弃了,在夏侯惇眼中实在是太可惜。

曹操摇了摇头,说道:“吾岂不知功亏一篑之理,然则天子下令加赋,百姓再受盘剥,若吾下令征税,济南国治下定怨声载道,他们不会怨恨天子,便会怨恨吾等。汝且看之后,当今天下定会万里狼烟,处处烽火。”

而天下仿佛正如曹操所言,当皇帝下令加赋后,百姓不堪重压,一时俱起,西及益州,南至交趾,中原地区有山、黄龙等义军数十股,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后青州黄巾军众逾百万,黑山军亦众至百万。义军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各处叛乱传出,刘宏大惊,连命各地太守可自行武装,镇压叛乱。当消息传到凉州,皇甫嵩和吕布相继沉默。两人一个是冀州刺史,一个是五原太守,也就是说,两人都是要向西园交钱的。

吕布稍稍沉默,皇甫嵩闻言则是大怒:“岂有此理,如今烽烟四起,皇帝岂能想着敛财修建宫室。”

他愤愤道:“吾上书一封,定要让皇帝打消此意。”

说罢,他奋笔疾书,托人前去洛阳。只不过远在凉州的他还不知道,刘宏对这类奏折一概不看,全被张让拿去烧了。并且他还命臣下在西园造万金堂,将司农所藏国家财物金钱,移入堂中以为私贮。陈耽不肯,却抵不过宦官将手下人买通,讨好皇帝。

谏议大夫刘陶见汉天下日乱,上疏言政事八条,认为天下之乱,皆由宦官。张让嫉恨,诬其与外贼交通,因此下狱。狱官拷问甚急。刘陶自知难免一死,在狱中自杀身亡。张让借机发挥,诬陷刘陶后有主使,便是陈耽,拿他入狱。陈耽自知难逃一死,厉声呵斥:“天下具乱,尔等皆为贼也。”

说完自杀于狱中。

当陈耽和刘陶的死讯传出,无数人不为之痛哭,一时间,朝中诸多重臣不敢发声,宦官势力大盛。

消息传入凉州,韩遂大喜,对北宫伯玉上言说:“如今汉家天下大乱,正是吾等发病的好时机。”

北宫伯玉颔首,命边章、韩遂率领五万骑兵攻打武威和阿阳县,皇甫嵩命吕布率领武威郡兵,同时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