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六章:大贤良师张角  汉末有武名吕布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吕布第一次见到张角的时候,便在五原郡中的百家讲堂。如今的百家讲堂已经在并州小有名气,尤其是蔡邕在百家讲坛露面之后,一些求学士子便将五原当做游学的必经之地。

吕布没有想到的是,就连张角也来到了五原。在他的印象中,张角是颠覆大汉的造反头子。而在当今天下人眼中,张角是贤名宇内的大贤良师。

张角是巨鹿人,当初四百年前西楚霸王的破釜沉舟,便是在此处。不同于在路上遇见的寻常道士般的畏畏缩缩,他身材高大,目光有神,颇有仙风道韵。在不知底细的情况下,说他是仙人,吕布也是信的。

寻常道人没有张角般的胆魄。

令吕布惊讶的是,张角竟是和蔡邕相谈甚欢,其学识渊博,言语之调理皆不输于蔡邕多少。名士相交,有时就是如此偶然。

吕布的脸色多多少少有些不好看,悄悄吩咐在一边的陈逸说道:“传令下去,让各县多多注意这些太平道人。”

陈逸没有多问什么,点了点头。

蔡邕见到吕布进来,拱手行礼,对吕布介绍道:“见过吕太守,这位乃是创立太平道的大贤良师张角,乃为一方名士。”

张角一脸笑意:“见过太守。”

吕布则是皱了皱眉:“敢问大贤良师来此有何要事?”

张角道:“特来此地拜访当世之才。”

吕布深深的看了张角一眼,转身离去。在一边的蔡邕苦笑一声,道:“大贤良师莫怪,太守乃寻常武夫出身。”

即便是被流放到五原,在蔡邕眼中吕布依旧是走宦官关系的武夫。张角捻须,呵呵一笑:“太守乃性情中人,又怎会怪。”

他叹息一声:“众人皆言并州乃边陲之地,却皆不提此处人杰辈出。燕赵慷慨,此言不虚。”

张角来五原已经有三天了,这三天,他深深地见识到什么才是繁荣。不论是边关商贩还是百姓,各个都有精气神的过日子。官吏无苛,边贸繁荣,牛羊马肉从此处流入中原,无数银钱从中流入。他曾去过洛阳,见过洛阳的百姓多寡言少语,有一股暮气。

不论是钱还是肉,都是百姓都迫切需要的东西。而比起这两种,张角更眼馋五原的百家讲坛和五原学院。

他深深地知晓想要建立《太平经》中的太平社会,自己一个人是做不到的。需要诸多大才谋划才行。只是可惜,他在百家讲坛的辩论虽说引起诸多人喝彩,使得他的声名又远播了几分,但却没有拉拢到大才。

从百家讲堂走出去,却见到一个地方引起了诸多人的围观。张角望去,却是自己的心腹波才和官吏起了冲突。

只见那官吏杀气腾腾的模样,对着波才呵斥:“太守大人吩咐了,五原一带禁止传教,百姓们还要生产,你们这群人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波才怒目而视,却因为之前张角的嘱咐不能动手,他瓮声道:“太守大人又怎么了,他还能管我做什么吗?”

那官吏呵斥:“太守大人说了,你们太平道蛊惑人心,容易让人不事生产,下令禁止。你若是不同意,自己找太守大人说吧。对了,别怪某没有提醒,五原太守乃是草原飞将军吕布吕大人。”

自从吕布大破鲜卑之后,诸多五原人便将吕布和一代名将李广相提并论,称他为“草原飞将”。

波才闻言,先是气愤,后是不敢。他自负武艺不输于天下人,但论及身份,五原太守确实比他高一大截,气愤也无用。

他还想再辩论几句,却听张角呵斥道:“波才,回来。”

波才闻言应声:“是,大贤良师。”

波才是山贼出身,后遇见张角,心慕太平道,便时常侍奉张角左右。对他而言,别人的话都可以不理会,但张角所言便不能不听。

他闷闷道:“大贤良师,这五原太守实在是太过分了,我们好不容易来到这里,他却不让我们传教。”

张角轻笑:“不是他过分,而是他看明白了。”

张角不是天真的人,他不会认为他做事的企图没有人发现。但凡是最怕的便是私心,他看的清楚,如果不是有人暗中默许,他传教哪能这么顺利。背后的人是在赌太平道能够动摇大汉王朝的根基而不能推翻大汉王朝,他也是在赌一举能够建立真正的太平社会。

尽管那背后的人和他并没有联系,但是他知道眼前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至于之后,那就要各自博弈。

官吏见到两人答应不传教后,便离开了,波才郁闷的跟在张角后面,到入住的地方这才询问:“彭脱和赵弘有消息了传来了么?”

波才闷闷道:“回大贤良师,还没有。”

彭脱和赵弘同样是张角的心腹,两人一个前往草原去联系鲜卑,另一个则是去凉州联系羌人,只期望天下乱起,鲜卑南下,羌人再反,使得大汉边军不能兼顾,这样太平道才有胜算。

只听波才问道:“大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