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怕。
面对这种强度,李良必须集中百分之二百的精神,用好自己的每一次进攻出手权。
重新边线接球后,李良依旧呼叫了卡尔-马龙的挡拆。
趁着第一场马龙还能打,李良要多用用他的掩护。
这次活塞开始对李良进行上抢,马龙顺下,但李良没有传球,而是后撤,护住了球,横向移动,然后非常出人意料的在中路,距离三分线两步远的距离,突然三分发炮!
奥库已经跟着马龙往里走了,亨特身高不够,李良相当于投了一个大空位。
关键在04年的时候,没有哪个球员会这样投篮。
对李良来说却早就习惯了,这种超远三分是他当初在NBA立足的技能。
“唰!”再中!
又是比赛刚刚开始后的三分球,李良本场比赛的第三个三分球。
李良在心里默默的数着呢,六个三分,送活塞上西天。
随后李良在防守中抢断垃圾狗威廉姆斯,球给到队友,发动快攻。
李良一马当先,他好说歹说是个前锋啊!
接到费舍尔的传球,李良从左路突进,亨特横移,堵李良的突破线路。
要是正常的科比,当然是拿球强杀篮下,利用自己高超的运球技巧和身体素质在篮下取分。
这是那个年代的打球方式潮流。
十年后的李良没有这样,因为他不会啊!
他的运球水平相对科比还是一般的,况且活塞的防守强度……
李良果断一个急刹车,紧跟着后撤步到三分线外,站定,任凭亨特疯狗一样冲过来,还是心如止水的,眼中只有篮筐,投出了一个三分球!
“唰!”再中!
天呐,四个三分球了!
这是李良在比赛中投中的第四个三分,第二节才刚开始了两分钟。
分差从3分一下子变成了9分,这下不得了,三分球的威力就是这样可怕。
3分给人感觉可以追,很近。
9分就不同了,已经迫近10分了,一个不小心就是要被拉开的节奏。
拉里-布朗立刻叫了暂停。
第一节开场的一个疏忽,两个三分。
第二节开场的一个疏忽,又是两个三分。
其实都不能叫疏忽,很正常的防守还没有紧起来,结果太会抓机会了。
这还是科比嘛?
科比不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的吗?
这不是科比,这是科比-布鲁斯良。
……
李良的连续三分,让湖人获取了9分的优势。
这在04年总决赛中,算的上很大的优势了。
一旦取得优势,像湖人这种内线型阵地进攻球队,发挥余地就会更大一些。
暂停结束后,活塞的进攻还是那样,能得分,但并不能打死湖人。
而在防守端,活塞开始对李良重兵把守。
李良却不投了,开始尽心尽力的给奥尼尔做球。
说实话,本-华莱士虽然是四届最佳防守球员,防守功力的确非常了得,但他真的防不住奥尼尔。
不是防守技巧不行,而是先天不足,体重、身体骨架差距太大了。
所谓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技巧都是浮云。
李良利用自己的空间拉开能力,频频给奥尼尔舒服的喂球。
湖人慢慢将分差从9分扩大到了12分,然后朝着15分的方向前进。
果然,一旦科比这个点打开,打顺了,活塞要想和湖人抗衡,还是有难度的。
李良打到中段,又想下去休息,这次杰克逊不准了,要他打满第二节。
好吧,你不让我休息,我自己散步休息。
于是,李良开始在场上散步。
当然,说是散步,只是进攻端散步,防守端李良比科比的作用更大。
他的身高、协防能力,还有后场篮板能力,让湖人的防线更加厚实。
他又做起了当初刚到湖人时的老本行——一个省心省力的3D。
这让活塞的防守很不适应,科比从一个主动进攻发起者,变成了一个机会主义者。
同时,进攻端奥尼尔就打得很累了,命中率略有下滑。
双华莱士的顶防、协防,让奥尼尔疲于应付。
比赛进行到了第二节末端,湖人还是以40:32,领先了活塞队8分。
杰克逊叫了一个暂停,但暂停时他说了什么,李良一句话都没听见进去。
听布置?听个屁,你要能布置的号,湖人能输球?
还不如老子自己来。
暂停结束后,李良休息够了,准备在上半场结束前给活塞最后的打击。
因为他感觉到,他的手在发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