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有求必应的彼得鲍尔默  重生美利坚之帝国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勃朗宁有点发蒙,还有这种操作?囤积武器可不是一件小事,按照这间独立工厂的设计,月产重机枪500挺,轻机枪1000挺,一年下来就是一万八千挺,就算不分轻重型号都算一百美元成本加上利润十美元,一年也要近两百万,两个小伙子即使背景雄厚,家族财力充沛,也不能这么干呐!这里边肯定还有别的问题,没有谁会拿钱不当钱的。勃朗宁用一种怪异的目光看着麦克阿瑟,尤是麦克阿瑟内心强大,这会儿也有点儿心里发毛。“咳咳,”干咳了一声,麦克阿瑟知道面前的老头虽然是个造枪的专家,但不代表人家是个技术高手但不通人情世故的那种,自己的说辞是瞒不过这种老狐狸的,于是也干脆的把亨利的分析给一股脑倒了出来:“事实上,我们就没有打算囤积多少。您知道,前几个月我们一共从您这里获得了一共六百挺机枪,您知道这些枪的去处吗?”麦克阿瑟小小的卖了个关子,“是的,都去了西点军校。亨利负责牵头在军校利用本应1903年毕业的军官搞了一个实验性质的部队,六百挺机枪全部装备了进去,目的就是实验在机枪这种速射火力支援打击下的步兵火力配置以及进攻防御战术。”停顿了一下,喝了口水,“所以,如果机枪对步兵影响很大的话,战争部就不得不重视这种武器在战争中的应用,大规模采购虽然一时间不会规模太大,但对我们来说资金上的压力就不大了。”“所以,你们需要的是尽可能的展示机枪的火力威力,对吧?如果威力强大,战争部的采购就是必须。而一旦有战争爆发,采购量会剧增。即使没有战争,按照欧洲疯狂进行军备竞赛的局势,我们一样可以大量销售到欧洲去。对吗?”勃朗宁服气了,我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妖孽啊!对未来设计的面面俱到,比自己这个军火商人还军火商人。“如果不是你们都心在军队,我都想让你们接手公司了,你们才是真正有远见的军火商。”勃朗宁感慨的说道。“亨利说过,西点军校才是全美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大学,因为最好的管理者永远是西点的毕业军官。能管理好一支军队,就能够管理好一家企业。我深表赞同。不过,我们两个都深深热爱军队生活,如果没有意外,估计我们这一生都会是军人。不过,约翰,如果你需要,我可以给你推荐非常优秀的退役军官,要知道我们的联邦军队总员额不过十万,我说的是常备陆军,军官们晋升的机会太少了,会有很多军官因为服役期满而又无法晋升而退役,他们可都是非常好的管理者。”“呵呵,你的建议我收到了。肖恩,其实你现在就可以拿出名单了。”两个人相对大笑,都收获到了满意的结果。

就在亨利结束了温泉庄园的清点,准备返回西点的时候,西点军校的试验部队也迎来了第一次验收。

伊莱休鲁特在负责评估的将军们陪同下,来到了西点。

伊莱休首先观看的就是机枪射击。先安排的是轻机枪,后安排的是重机枪。表演射击的是上千名军官参加淘汰所剩下的一个连中选出来的几名优秀射手。一个多月的训练,这帮学员基本掌握了射击要领,每天要打光5000/轻机枪和10000/重机枪子弹,几乎每个人晚上都抱怨训练量太大,什么肩膀都肿了之类,但第二天不让他们打都会被骂,那些勃朗宁先生派来指导的工程师背后都在骂这帮人贱骨头。

“哒哒哒,哒哒哒”的声音响彻射击场。这些轻机枪用的是二十发的弹匣,上供弹,所以射击持续性并不强,但更换弹匣很方便,一推一拔在一拉一压就可以更换,间隔比较短,如果是正副机枪手配合的好,间隔会缩得更短,火力持续性就不显眼了。使用弹匣射击之后,这些轻机枪又迅速更换了三脚架,把上方供弹改成了下方弹鼓供弹,使用的是七十五发的弹鼓,这下火力持续性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不过在不怎么了解机枪的将军们和伊莱休的眼中,弹匣和弹鼓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一直在震惊中,都贪婪地看着机枪不停地突突冒火,没有心思关心其他。

下一个表演的是重机枪。更加的震撼。

重机枪是亨利直接拿来的1936年改进型的勃朗宁重机枪,原来时空的编号叫M1917A1,曾经在二战时期生产并装备了5.4万挺,是二战美军的主力装备。该枪射速为600~800发/分,有效射程为1000米,7.62毫米口径重尖弹,比轻机枪的射速高多了。射击时只看到一条火焰长鞭,靶标处尘土飞扬。当一条500发弹链射击完毕的时候,伊莱休和将军们已经看不到靶标了,那里木质的靶标此时只剩下了一地碎末!

“上帝!”一种观看演练的将军们惊呼!伊莱休鲁特好歹听亨利描述过这种速射火力,有点心理准备,这是还能强作镇定:“这次射击打了多少发子弹?”陪同在伊莱休身边的米尔斯校长冲旁边负责指挥演练的教官点了点头,示意上前给部长先生介绍。负责介绍的教官是勃朗宁先生派来的工程师,工程师先生向米尔斯校长点了点头,介绍道:“500发,两条弹链。部长先生。”回答很简单,表情很淡定。伊莱休鲁特身边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