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城门  怒乡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语之间,书生和锦袍少年二人驾着马车已经顺着大路走到定安门口。

因为是冬天的早晨,定安门虽大,却没有几个人进出。城门口只有两排守城士卒站岗。

这些士卒穿着棉衣,衣服上套着玄色甲胄,远远看起来像是两排石像雕塑。

看到二人驾车走进,从城门口走过来一个军士,招手示意书生二人停车。

书生一拉缰绳,停下马来,跳下车,对着那名军士一拱手,说道:“军爷!”

那名军士一脸寒霜,好像被寒冷天气冻住了一般,“嗯”了一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书生回答道:“我们兄弟三人是从雍江来的,此次进京是为了探视家中的长辈,车上坐的是在下的三弟。赶来的路上二弟染了风寒,不能见风,还望军爷见谅。”

军士怀疑道:“风寒?我在这个门口不知道见了多少说自己感染风寒的人,就没几个没有问题的。”说着就向着马车走去。

锦袍少年见他过来,从车上跳了下来,挡住了军士,秀眉一竖,喝道:“说了不能看就是不能看,你这丘八怎么如此多事!”

军士听他骂自己“丘八”,大怒之下,抽出腰间的制式军刀砍向少年。

锦袍少年冷哼一声,伸出右手轻轻一弹,一股震荡力从指间发出,军士的钢刀登时碎裂,更是将军士弹出一丈有余。

军士被震飞,重重的摔在地上,只感觉半个身子都麻了,嘴角溢出鲜血,挣扎的半天都起不来身。

城门其他的十几个士卒看到自己人被伤,全部抽刀涌了上来。

锦袍少年一看军士们都围了上来,将绣袍解下,兴冲冲的就要冲上前去。

书生眼见情势失控,脚步一错,瞬间挪移到少年身前抓住了他,怒喝道:“住手!你这孩子怎的如此混账!”

说着掏出一份文碟举了起来,对着军士们喊道:“所有人,全部住手!”

那十几个军士虽然围着书生二人,看到之前那名军士被锦袍少年轻而易举的击飞,亦是没有人轻举妄动。

看到书生拿出文碟,其中一位伍长往前踏了一步,问道:“你们到底是谁?”

书生走上前去,递出文碟,说道:“你看了这个,便明白了。”

那名伍长接过文碟,一瞧上面的印章,连文碟也未打开,便慌忙下跪,说道:“大……”

‘人’字还未出口,书生已经将他抓住扶了起来,说道:“好了,不必多礼。”

说着,又掏出两张十两银票,说道:“这二十两银票,一半给你的兄弟们喝酒,另外一半给那位受伤的兄弟。”

那名伍长慌忙接过银票,躬身说道:“谢大人,谢大人!”

又收起军刀,对着其他十几名士卒挥手说道:“没事了,放行!”

众人让开后,书生和锦袍少年驾着车慢慢驶入城中。

一路走着,看着周围街道上的店铺小摊逐渐开门摆摊,驾着马车的书生,也逐渐的舒展开了从刚才就一直皱着的眉头。

转头看去,锦袍少年冷着一张脸坐在旁边,书生叹了一口气,说道:“是大哥错了,刚才不应当骂你的,大哥给你道歉了好不好?”

锦袍少年冷哼一声:“你哪里会错,你只不过是看到我要被人砍之后阻止我还手,好让人家继续砍我罢了,对得很。”

书生无可奈何,说道:“不是大哥阻止你,只是你下手太重了些,那名军士不过只是执行公务罢了,你倒好,直接骂人家‘丘八’。他动手,你制住他就行了,何必用那么重的手段。”

锦袍少年冷笑道:“是啊,我下手太重,能有一个看到我被人砍,不出手帮我却给外人说话的大哥,我还真是三生有幸啊。”

书生一筹莫展,只好不住的赔礼道歉。

锦袍少年看着絮絮叨叨的兄长,板着脸说道:“你想让我原谅你,也不是不行,只是有一个条件。”

书生正左右为难,听他这么一说,立刻问道:“什么条件?大哥都答应你。”

锦袍少年挑了挑眉头,说道:“你把后半部【悼寒经】给我,我就不计较了。”

书生一听,舒展开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正要碎碎念,车内突然传来一阵声响。

车厢内的楚烈渐渐的感受到胸口和腹部的伤口传来的疼痛,勉强睁开双眼,看到自己正身处一座马车厢里,除了自己躺的地方,周围放的都是一些木箱、木盒之类的东西。

撑住车板勉强起身,却不小心碰到了的一个木盒,发出了声响。

马车一停,从车帘外伸进来一个国字脸的头,说道:“兄台,醒了,感觉怎么样?”

楚烈想起自己昏迷之前最后看到的人就是他,立即明白是此人救了自己。

双拳一抱,说道:“小弟楚烈,多谢兄台救命之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