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个情况?起来话,赐坐。”
下人进来,在郭旭的案前给司马邺安排了一个位置。
司马炽谢恩,爬起来将那个锦盒心翼翼的捧着放到郭旭面前的案上,在新安排的椅子上用半边屁股坐下,道:“其实在这些年一来,下大乱,我司马家可以是多灾多难。在微臣上位之初,微臣就想过,司马家被匈奴人打破,可能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微臣又很不甘心,不愿意将这传国玉玺白白的送给那些蛮夷胡人。因此上,便命人偷偷的造了一个假的传国玉玺。”
断剑在旁边微微一笑,道:“想不到,你还挺有远见的。”
司马炽当然知道断剑言语之中的讽刺之意,却也只能装作不懂,继续道:“那个假的传国玉玺,也是用上等的和田玉制作而成,大形状,还有重量以及上面的刻字,全部都一模一样。也幸好那些匈奴人没有什么见识,也不识得真假。当时匈奴人大举攻入洛阳城,微臣眼看在劫难逃,也就冒险一试,居然以假乱真,混了过去。而真正的传国玉玺,微臣就一直带在身边。”
郭旭笑道:“你也可真算得上聪明了。”
司马炽急忙道:“皇上过奖了,这只是微臣一点的心思而已。如今微臣心想,皇上也是中原人,大周朝也是中原饶王朝,于其让这个真正的传国玉玺落入匈奴胡饶手中,不如就交给皇上。相信皇上受命于,承继大宝,一定能够很好的保护我们中原的百姓,不会让他们受到胡饶屠戮。”
郭旭点点头,不置可否,将那锦盒拉到自己面前,将那传国玉玺拿起来,翻来覆去的观看。
这个东西颜色暗黄,入手沉重。其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影受命于,既寿永昌”八篆字其一角应该是有些破损,后来用黄金补上的。
郭旭也看不出这个东西底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便对张宾道:“你见识广博,博古通今,你来看看,这个东西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张宾答应一声,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郭旭的案前,从郭旭的手里接过那传国玉玺,翻来覆去的左右翻看了很久。
“怎么样?”郭旭问道。
张宾郑重的道:“根据记载,这传国玉玺,乃是用当年的和氏璧制作而成。这和氏璧乃是一种和田美玉,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为下奇宝。从这个材质来看,应该是不错的。”
“当年,秦破赵,得和氏璧。后统一下,嬴政称始皇帝,命李斯用篆雕刻传国玉玺,正面刻影受命于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于其上。受命于既寿永昌这八个字,乃是李斯亲手刻上去的。我也有幸,曾经见过李斯的流传下来的手稿,这个看起来,确实是李斯的笔迹。”
“汉时,外戚王莽篡权,时孺子刘婴年幼,玺藏于长乐宫太后处。王莽遣其堂弟王舜来索,太后怒而詈之,并掷玺于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黄金补之。这传国玉玺上的这个破损的、而且用黄金补上的地方,应该就是这个来历。”
“汉献帝延康元年,献帝被迫“禅让”,曹丕建魏,改元黄初。乃使人于传国玺肩部刻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这上面的的刻字也相合。”
张宾一边观看研究,一边解,完毕,将那传国玉玺双手奉还给郭旭,道:“皇上明鉴,依微臣所见,这个确实应该是真正的传国玉玺。”
完,回到自己的位置上重新落座。
司马炽佩服的道:“司马大人果然是学识渊博,博古通今,下官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所的典故,丝毫不差。”
张宾微微欠身,谦虚的道:“会稽郡公过奖了。”
司马炽又继续向郭旭道:“回禀皇上,微臣交给匈奴饶那个假的传国玉玺,上面就没有真正传国玉玺上面的这个破损。因为这玉石十分的坚硬,想要割开已经是很难,若是要刻意造出一模一样的破损,更是千难万难,最后只有放弃。所以,他们的那个传国玉玺,那是完好无损的。可是匈奴人粗鲁愚钝,更加没有司马大人这样的见识,所以没有看出破绽。”
郭旭再次将那传国玉玺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观看,心中十分的欢喜。
其实这个传国玉玺,郭旭在看历史资料的时候也曾经看到过。
历代欲谋帝王之位者你争我夺,致使该传国玺屡易其主,辗转于神州赤县凡两千余年,忽隐忽现,终于销声匿迹,到了郭旭的那个时候还是杳无踪影,令人叹息。
现在,这个传国玉玺竟然鬼使神差的到了自己的手中,自己可也好好好的保存,绝对不能让它再次失传了。
郭旭忽然想到:“如果我现在回到二十一世纪,历史肯定是已经改变过了。不知道现在的二十一世纪是什么样子呢?这个传国玉玺,是不是会好端赌放在故宫里,供下人瞻仰怀古呢?”
司马炽轻轻的咳嗽一声,打断了郭旭的思绪道:“皇上,那出兵援救长安的事情……”
郭旭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