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洗蓝氏城 怒蹄踏敌兵  汉末暴君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携带丝绸出使西域,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此,帕提亚王国才走进汉人眼中,被大汉译名为安息。

而再往西,则是罗马帝国,亦被大汉称为大秦!

继张骞之后,东汉班超出西域,永元九年,班超曾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国,一直到达条支海,临大海欲渡,由于安息海商的婉言阻拦,虽未能实现,但这是首次突破安息国的阻拦,将丝绸之路从亚洲延伸到了欧洲,再次打通已经衰落的丝绸之路。

之后大秦属下的蒙奇兜讷地区遣使到东汉首都洛阳,向汉和帝进献礼物。汉和帝厚待两国使者,赐给两国紫绶金印。

延熹九年,古罗马大秦王安敦派使者至东汉洛阳,朝见汉桓帝。

由于这条丝路的原因,帕提亚王国可以说慢慢转变成了商业帝国,虽然其偏向商业,但是兵力却与贵霜不差分毫!

安息之地多高原,多黄沙,这是一个帝国的短缺,但是在这种环境下民风却是越发剽悍。

就比如现在,一边与罗马争夺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一边又遣兵甲偷入贵霜。当然,面对贵霜这块肥肉,谁都想咬一口,就是换成刘宏,同样也不例外。

不过,如今贵霜地域已成为大汉囊中之物,安息不仅偷鸡不成,反而还要引强敌入境,端得可怜至极!

其实说白了,刘宏本就有直戮向西之心,即便是无法守住这无边的疆域,那也要告诉西方之人,东方是不可惹的猛虎,更要用他们的鲜血记下,东方国度是他们心中的魔鬼,让他们史书永存,让他们一直活在阴影之下,这就是为什么刘宏非要一直向西杀去,原因就是如此!

再说了,一个半残的贵霜,怎能当的起大汉一百余万兵甲前往,想要灭这十年内耗的贵霜,只需数十万精锐便可,之所以举国尽往,本意根本不在贵霜!

如今的安息正与罗马争夺亚美尼亚,兵力多集中在秦西封,是以对于东方根本无暇以顾!

经三个半军师商议,安息正与罗马争锋,大军可顺着丝路前行,至于南下的高原黄沙,可先放弃,只要沿途的十数座重城被攻破,安息定如同丧家之犬,届时出使大秦,结为盟友,以亚美尼亚为饵,让其持观望之态,而后大军南下,展开杀戮!

而想要沿丝路出兵,必须兵行至泯灭的花刺子模之地,可是如今唯一让众军放不下的就是这无数珍宝!

若以时间推算,黄义早在十数日前就应该归来,可是如今却始终不见踪影。

近两百万兵甲可不是前来观光旅游的,人吃马嚼之下,一日耗费的粮草便能堆积如山,这十数日下来浪费的不是一星半点,是以郭嘉决定留兵五万于此,大军尽数北上!

花刺子模的旧都仿佛被泡入了血海,而张辽则满身鲜血的盯着远方。

花刺子模旧都在大军来临之前,城中的百姓与安息兵甲便弃城而去,为了防止敌军卷土而来,潘凤便让张辽镇守此城,而大军则从蓝氏城南下。

不出潘凤所料,逃走的安息兵甲在大军南下十数日后,果真领兵卷土重来,而当时汉军正在行灭城之事,因此张辽并没有请援兵归来,毕竟有坚城一座外加三万精锐,面对十万兵甲他都有信心挡下,可是后来发现,城下兵甲越来越多,如今已经远超十万,并且每日攻城不断,如此下来,即便是大汉精锐,亦少不了损失惨重。

“消息还传不出去吗?”

“回将军,城池被围,蚊虫难入,消息……”

听完副将的回答,张辽叹了口气,请兵的最佳时机早已过去,如今敌军围城,且滴水不漏,为了传递消息,兵甲死了近两千,最重要的是,如今城中粮草已显不足,若是消息不出,兵马不回,要么全军拼个干干净净,要么饿死在城中!

看着远处再次出现兵甲,张辽大声吼到:“敌兵来袭,众将士准备戮战!”

数十日的拼杀,城中弩箭早已告罄,不止弩箭,就连房屋都拆了个干干净净,皆被用来砸敌兵而用!

这样虽然能够快速杀敌,可是同样也有弊端,那就是无数石木落在城下,平白的为敌兵攻城铺路。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而为,若弩箭充足,张辽断不会用此!

看着敌军脑袋突出城墙,张辽猛的挥动手中月牙长戟,瞬间一颗斗大的头颅飞向了天空!

“杀!!”

长枪刺透爬上来的兵甲,长刀亦削飞头颅,然而敌军源源不断的向城上攀爬,只余不到两万的兵甲怎能守得住。

随着大汉精锐再次有人倒下,张辽即刻着令兵挥旗,一直紧盯着令旗的鼓兵见红旗不停摇动,顿时领会其意,抄起鼓锤便急促的敲了起来!

数十日的连翻作战,兵甲早就熟悉了鼓声之意,如今听到鼓声响起,尽数向后躲去,把面前的城墙让给了敌兵,而后推起鹿角来阻挡敌军扩散!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