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38章 王维阵前做访谈  魔盘大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王太师,难道你想凭着一句话,就要我们退军?”

吴用摇着羽扇,姿态翩然潇洒,很有几分智者高人的意韵。

这一次梁宋联军进攻十分顺畅,从荆州到洛阳,一路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可称得上势如破竹。

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梁国怎么会退军呢?放弃眼前大好的形势,龟缩会南岸,傻子都不会这么做,何况他们这些一直厮杀在前线的人。

王维淡淡一笑,“当然不是凭一句话,我凭的是实力。”

“实力?”

梁国四个首领疑惑地皱了皱眉,王维只有二十万,梁宋联军却有六十万,王维处于弱势,他凭什么说实力?

“王太师认为可以凭借二十万战胜我方六十万大军?”吴用开口道。

“未必不可以!”

王维笑道,他手下的二十万人,大都是各门各派的高手,军中精兵悍将,单兵实力确实比宋国强,而且梁宋联军从不远万里的长江南岸打到了唐国,一直跑到了洛阳,数万里奔袭,他们早就精疲力竭,还能剩下多少实力?

当然了,既然找他们谈判,他自然会用上别的手段。

“王太师如此有信心,何必要找我谈判呢?”宋江端起酒杯示意了一下,“难道仅仅只是为了饮酒?”

“非也!”

王维摇头轻笑,“梁王以为宋国实力如何?”

宋江不明白他的意思,皱眉想了想,“宋国兵多将广,文修实力强大,底蕴深厚,武将将门逐渐兴起,实力不可小觑。”

“梁王慧眼如炬!”

王维赞叹了一句,说道:“宋国如此强大,为何要花费三年时间才战胜唐国,最后还需要借助梁王的增援才能取胜呢?”

“王太师有何高见,还请明示!”宋江抱拳说道。

“哈哈,高见不敢当,浅见倒有几分,班门弄斧,请各位莫要见怪。”

王维笑了笑,开始解释起来。

宋国国内一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即使在对付摩尼教与梁山军时,也没有损失多少军队,可以说战争底蕴十分深厚,比起唐国,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是在这次唐宋战争中,宋队表现平庸,在对战唐队时,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一直四平稳地作战,完全表现不出宋国的实力。

“宋国大都是文臣领军,表现得平稳一下,有什么问题?”吴用轻声问道。

“这不是文官领军的原因,以某之见,至少有两个原因。”

王维解释道,一者宋国想拖延时间,不想早些结束战争。

因为唐国入侵宋国,耗费巨大,一开始唐国占据了上风,可攻打到黄州时,势力已竭,强弩之末不能穿缟素,弓拉尽处力已穷。

宋国多智者,他们能看出唐国的形势,即使李隆基御驾亲征,增兵督战,也挽回不了唐国的颓势。

宋国自知必胜,就会借着这场战争,扩大战果。

如何扩大?

尽量消耗唐国的人力、物力、财力。

在战斗持恒阶段,谁先撤了,谁就输了,宋国稳定了战场的形势,在战场上游刃有余,而唐国越来越吃力,李隆基被眼前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愿意放弃目前的大好形势,不停地朝前方战场输送士兵粮草,竭泽而渔,在对峙的两三年里,唐国损失巨大,宋国占据了地利,士兵可以轮休作战,受了伤可以及时得到救治,损失更小。

对峙的时间越长,唐国损失越大,王维认为,这是宋国不愿意尽早结束战争的主要原因。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宋国想把梁国拉入战争的泥潭。

唐宋战争,无论哪一方胜了,都有一定的损失,而新成立不久梁国却能作壁上观,毫发无损,这是宋国不愿意看到的,他们会故意示弱,用唐国的名义吓唬梁国,一旦唐国打败了宋国,接下来肯定要收拾梁国,唇亡齿寒的道理大家都懂。

梁国尚还弱唐宋分裂更为有利,要是天下一统,梁国必然会被强者吞噬,梁国在夹缝中生存,不得不出兵。

可一出兵就上了宋国的当,过镇江关,梁国陷得更深,伤亡更大,等到梁国从唐国转一圈回来,还能剩下多少人,那个时候宋队只要在镇江关上摆下阵势,阻止梁军南返,梁军就只能留在唐国等着被消灭。至于那陪着梁军攻入唐国的三十万宋军,宋国皇帝宰相们肯定做好了牺牲的准备,要是能用三十万人消灭梁军,宋国为什么不愿意呢?

不得不说,人一旦用起计谋来,个个心狠手辣,人命在他们的眼中似乎都成了数字,想想都令人齿冷,可怜三十万宋军还不知道自己被当作了弃子,还等着攻占大唐,建功立业呢!

听了王维的分析,宋江几人都陷入了沉思,上次公孙策来游说,用了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名头,宋江和吴用都觉得挺有道理的,唐宋两国鹬蚌相争,梁国、圣女教、王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