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没有指挥的权利了,军权会移交给朝廷,由朝廷派出将领来统帅他们。
所以虽然地方军府的鹰扬郎将等官职一般都是由地方豪强把持,而朝廷却放心、同意的原因,每一府的卫士数量都比较少,平日里交到地方的那些鹰扬郎将手里,就算这些人有什么不轨心思依靠手里的那点兵马也翻不起大浪来。
军队重新划分以后,原来的一些东西也略有改变。
最底下的伍长、火长、队正的职权没有变化,不过旅帅和校尉这两个官职的职权有些略微的变化,旅帅变成了统领三个步兵队,每个步兵队一百人。
而校尉就变得比较复杂了,有的校尉手下有一千人,有的是几百人。还有的手下只有一百人,也就是说他连旅帅还不如,手底下只有一个步兵队。
这种情况很正常,原来每各军府都是两个步兵校尉、两个越骑校尉。可是到了战时,依据实际情况出现一些变化是必然的。
就比如廉台府原来的两个步兵校尉秦寒和周文,秦寒如今手下就有三个旅帅,还有一个直接听令于他的步兵队,总共是一千人。至于周文则是手下只有一个步兵队,团里给他的军令是负责在行军打仗时押后,收拢那些掉队的军士。
不知何时,营地内突然出现了一股谣言,谣言说隋军内的高层将领中有些人不服杨广,意图借助这次全**队聚拢的机会发动政变,杀掉杨广,拥立被杨广软禁起来的废汉王杨凉为帝。
这股谣言来的迅猛,消失的也快,明眼人都知道这一定是高句丽的奸细散发的谣言,用来动摇隋军军心的。可明白人是挺多的,但依旧有许多的不明所以的卫士还是受到了谣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