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果然不出陈昊所料,老祖母等人懂得将新造的陶器先进行阴干。
想来她们已经知道湿乎乎的陶器直接烧会烧裂,不过她们可能不知道,这是因为湿的陶器直接烧的话会因为陶器里外的温度不一样,热胀冷缩的原理,所以会导致陶器直接开裂。
当然,如果想要快点得到晾干的陶器,可以在新造的陶器旁边烧一堆火,这样就能以低于一百度的温度慢慢烘干陶器,但这样做的话会非常浪费木柴和人力,这不符合当前部落的情况。
造完一个个还湿乎乎的陶器,陈昊就将准备好的长石粉泡水制作糊。
他拿着用几根鸡毛扎成的毛笔,将这些灰色的糊一点点地涂抹在自己刚造的陶器的内外面。
“希,你也来帮忙,这样涂的。”
“嗯嗯。”
由于陶器比较多,陈昊便找来自己的伴侣风里希帮忙,他之前造的陶器就有风里希的帮忙,这是他们两人共同造的第一批陶器。
陈昊还以为自己才懂得给陶器上釉,没想到老祖母等人也拿出了一碗碗糊给陶器的表面上釉。
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那是一种用某种树皮捣出来的糊,陈昊也知道,釉有很多种配方,其中就有植物汁液造的配方,但这种配方比较原始落后。
一般来说,如果只讲求实用性,那直接用长石粉末制的釉就行了。
长石粉末在高温下会玻璃化,这就就能形成依附在陶器表面的保护层,具有绝佳的防水性、耐磨性、以及能为陶器增加硬度。
陈昊跟老祖母解释要用长石粉末作釉,不过老祖母并不相信他。
陶器都上完釉后,就放在阴凉处进行阴干。
在这期间,陈昊询问了部落人的烧陶方法,原来部落人平时烧陶是直接将陶放在一堆柴火上烧,这叫篝火法烧陶,是比较原始的烧陶技术。
但这样肯定不行的,这样烧并不能达到陶化的最佳温度,这样烧出来的陶器就有很大部分会烧得不好,容易出现坏的陶器。
陈昊想了想,又去取来陶土,造了一个陶网格,还有一个陶轮,陶网格是将来造炉用的,而陶轮则是以后用来造陶用的,在没有陶网格之前,造不了炉。
陈昊干脆在部落旁边直接挖了一个土坑作为炉,这样的坑虽然不如真正的炉,却可以起到保温、增加燃烧温度的作用。
正如汉字的“窑”上面部分便是一个穴,下面“缶”字,是瓦器的意思,窑便是古代人用地穴烧陶法造出来的字。
正如陈昊挖的这个坑,然后把陶器放进去烧,便是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