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闺秀的形象相差太远,尽管朱家还处在倒霉时期,但朱家的人相信会有时来运转的一天,小朱是朱家的长子长孙,被朱家遗老遗少寄予了殷切的期望,也对小朱找媳妇的标准定的较高,一条硬性指标就是要门当户对,朱家的人希望未来媳妇的娘家也是当时称为剥削阶级的家庭,可小张不是,她的亲生父母勉强算得上是个小资,她的干爹干妈则纯粹就是无产阶级。小张的亲生母亲在小张成人之前去世,可怜她看不到自己的女儿与什么样的人恋爱,小张姑娘的亲生父亲以及她的养父养母坚决反对小张与小朱恋爱,理由与小朱的家人惊人的相似,恰恰也是因为小朱出生在剥削阶级家庭,而小张则是无产阶级的后代。小朱和小张双方的父母唯一没有明确反对两人相爱的是小张的后妈——小李。
从理论上讲,小李不反对小张姑娘与任何人谈恋爱,只要男方家庭给足她彩礼钱即可。剥削阶级又怎么样?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小李才不会关心小张嫁到朱家今后会不会在社会上受歧视,也不会关心小朱和小张现在上不上大学、将来做什么职业,她盯紧的是小朱和小张恋爱的过程,到了她认为该出手向男方要钱的时候坚决不要手软。
小张的后妈小李需要了解到小朱和小张两人恋爱的进展情况,但又她不可能跑到山里来监视小张的一举一动,只能从张老师嘴巴中套点信息,而张老师的信息来源又只能来自小张的干爹和干妈。小张的干爹和干妈对小张后妈很反感,这样小张后妈根本就掌握不到小张与小朱恋爱关系发展的程度。那么,小张后妈就只能凭她的直觉来判断。秋天到了,这是个收获的季节,小张的后妈小李认为小张与小朱的关系已经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她要进山来采摘果子了,来找小朱要现钱了。
事有凑巧,就在县招生办的人为检举信一事来到反修公社的前一天,小张的后妈先一步到了知青点。
小张后妈没有事先通知任何人,她到了知青点后指名要见小朱。小李上身穿了一件天蓝色的确良短袖衫,下身一条格子裙,头发也烫成波浪形。这是那个年代妇女很前卫的打扮,几个女知青顿时对她产生了好感,对她很热情,马上把小李引到了小朱跟前。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