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不可逾越的巅峰。全唐诗收录数量最多的大城市为洛阳、长安、金陵。
唐朝的文化、制度、社会特点几乎全部承袭隋朝,唐朝的李家皇亲和隋朝的杨家皇亲更有亲戚关系,唐朝在一定程度上是隋朝的伸展,故历代史学家常把隋朝和唐朝合并称为“隋唐”。
美术
捣练图
捣练图
张萱绘虢国夫人游春图由于吸收了西域特征与宗教色彩,唐朝艺术与前后朝代都迥然不同。初唐的阎立本、阎立德兄弟擅画人物。吴道子则有“画圣”之称呼,他兼擅人物、山水,吸收了西域画派的技法,画面富于立体感,时有“吴带当风”之说。张萱和周昉以画侍女图为主,代表作品有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和簪花仕女图等。诗人王维擅长水墨山水画,苏轼称他“画中有诗”。
唐朝的壁画事业特别发达。莫高窟与墓室壁画都是传世精品。唐朝的雕刻艺术同样出众。敦煌、龙门、麦积山和炳灵寺石窟都是在唐朝时期步入全盛。洛阳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和四川乐山大佛都令人赞叹。昭陵六骏、墓葬三彩陶俑都非常精美。其中雕刻家杨惠之被称为塑圣。
书法
唐朝书法
唐朝书法
唐朝时期,书法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都是初唐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楷书笔力严整,其名作有九成宫醴泉铭。虞世南楷书字体柔圆。颜真卿和柳公权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用笔肥厚,内含筋骨,劲健洒脱,其代表作有多宝塔碑、颜氏家庙碑柳公权的字体劲健,代表作有玄秘塔碑,世人称颜柳二人书法为“颜筋柳骨”。张旭和怀素是唐朝草书大家。
科技
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在世界上首次测量了子午线的长度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是不可多得的医书6年,金刚经的印制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雕版印刷技术。中国的造纸、纺织等技术通过阿拉伯地区远传到西亚、欧洲。
宗教
玄奘
玄奘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较为开放,中国传统两大宗教道教和佛教都有较大发展。唐朝以道教为国教,王公贵族皆推崇道士,并以老子、庄子、文子、列子等道教经典著作开科取士。唐初高僧玄奘在翻译佛教经典时期为了符合当时唐朝国情,大量吸收道教术语,佛教经典巨著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得到了稳固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大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得以形成并发展成熟。其他宗教如教、景教和祆教随着国际交往传入中国。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佛,使得除禅宗等少数佛教宗派外,其他宗派从此一蹶不振。
外交编辑
唐朝经济发达,社会、科技、文化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与世界许多国家的文化交流非常频繁。朝鲜、日本等附属国派来许多留学生到长安、洛阳学习。唐朝同阿拉伯地区的友好往来,绿宝石、胡椒、教等传入中国。
唐朝对外交往主要路线图
唐朝对外交往主要路线图
突厥和吐谷浑
突厥
突厥
东突厥常年南下袭击汉地,唐初北方割据势力纷纷联笼突厥抗唐,是唐初的一大边害。唐高祖、唐太宗积极抵御,贞观三年遣李靖、李勣二将分路征讨,次年降服东突厥,小可汗突利可汗投降,大可汗颉利可汗被俘,东突厥汗国覆亡。大量突厥人迁入唐朝,唐太宗将降众安置在灵武至幽州一带,设置羁縻府加以管辖。东突厥的灭亡与归顺震动了西突厥与西域各国,一些西域小国纷纷改投唐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西突厥西抵波斯,北并疏勒,控制了丝绸之路。640年,唐朝攻克高昌城,设安西都护府。647年,平定焉耆。64年,平定龟兹,安西都护府迁至龟兹,统管于阗、高昌、焉耆、龟兹四镇。显庆二年,苏定方、萧嗣业大败西突厥。西突厥最终在唐军数次打击下覆亡,即唐与突厥的战争。西域至此成为唐朝的势力范围,期间唐军与大食开始交往。不过随着时间转移,天宝十载,唐朝在与大食国阿拔斯王朝的怛罗斯战役中失败,安史之乱后,唐朝势力基本退出了中亚地区。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东突厥灭亡后,常年臣服突厥的回纥又受到了薛延陀的控制。646年,唐联合回纥击溃薛延陀。唐高宗永淳二年,阿史那骨咄禄在蒙古高原称汗,东突厥复国,后契丹人也投诚后突厥并与其狼狈为奸,并把牙帐设在阴山一带。后突厥连年入侵北部边疆一直困扰武则天。武则天试图通过册封、和亲的手段试图改善突厥人与契丹人的关系,但是一直未能成功。直到唐玄宗天宝三载唐与回纥联军灭亡后突厥,回纥建国。贞元五年唐朝将其更名为回鹘。回鹘与唐朝关系一直比较良好,但在安史之乱期间曾趁机敲诈唐朝,联合唐军攻入洛阳城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