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一章 实情  医治江湖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什么见不得光的买卖。”覃捕头对于王主薄的点头也是知意。

“好了,此时不可再人多的地方议论,免得惹上麻烦,我们还是尽快去往顺德府城把。”王主薄打断了他的话,从而说到。

覃捕头会意,两人就这样慢慢朝着顺德府的方向走去。

......

另外一边,陈子昂和李佩琳,他们二人在清晨之时,便吃了点东西,然后朝着京师的方向继续走去,这一次两人路上都没有在耽搁。

同样平安镖局的剩余之人也是如此的朝着京师之地行去,只是他们几人的速度比陈子昂二人的快了许多。

还有那搜寻平安镖局的李档头等人,此时却放弃了继续寻找平安镖局,反而是发动所有人全力搜集那夜一楼的据点,甚至不惜飞鸽传书给上面之人,让他们发动所有情报系统,全力搜集此信息。

估计这两天就会查出夜一楼的据点位置。

所以他们这两天只需要静候佳音便可知道,于是这些人一直在顺德府的府城里面没有出去过,而且他们也可以搜集有没有人敢对朝廷不敬或者是东厂不敬之人。

......

顺德府城,是一座不大的城市,城里面四周都有守卫把守,城里人比较稀少,相比之河间府城是如此。

而且行走的客商也没有河间府之多,更不要说一旁的小摊了。

在城里的西北角落,有一座气势雄宏的建筑,府衙里面,可以看到仪门、正堂、二堂、知府后院等。

这时在府衙的门前,一辆轿子停了下来,从里面走出一个穿着官服之人,定睛一看却是那任县的贺知县。

贺知县派身边的那个孙河前去敲门,不一会的时间之见里面又出来一个衙役,他看到敲门之人之后,便领着贺知县进了府衙。

贺知县带着那个林主簿和孙河二人跟着前面的衙役穿过几个羊肠小道,走到了后院的一处花坛边。

在这个花坛边的地方坐着一个约莫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一副大腹便便模样,面相很是奇特,颇像是一个索命鬼一般。

此人名叫宋北山,是顺德府当前的知府,人称宋知府。

“宋大人,下官特来向大人请安,不知大人近来可好?”贺知县见到宋知府如同见到自家的亲爹一般,立马小跑着到了他的身前,跪拜了一番。

这宋北山如同睁开了一双死鱼眼的眼睛一般,瞟了一眼身前的贺知县说到。

“从早上起,本官就看到喜鹊上眉梢,像是有好事临门一般,本官还在纳闷喃,会是谁?原来是翔程老弟啊。”

这宋知府终于是把原本躺在椅子上的身躯坐了起来,在身旁的一个丫鬟手里拿过一个茶杯,先是抿了一口茶水,才对着身前的贺知县说到。

“看样子,翔程老弟是给本官带来了好消息吧,你先起身,来,做做做,先和本官饮上一杯茶水,润润嗓子,再说不迟。”

“下官先多谢知府大人赐座了”贺知县从地上站了起来,坐在了宋知府的对面。

两人先是喝了一杯茶,这时贺知县才对着宋知府说到。

“拖宋大人的福,这一次我身的小孙幸不辱命,终于是找到了李昌义二人的下落,原来这两人经过我们派人抓捕之时,不知从什么地方逃窜到了河间府肃宁县境内。”贺知县对着宋知府说到。

“奥?那这二人现在所在何处?”宋知府听他这么一说,觉得情况有点不是自己预期的那样。

“这个,大人,他们二人被肃宁县的知县已经收押大牢了。”贺知县想了想,还是说了出来。

“这肃宁县的知县也参与进来了?”

“这个倒没有,因为下官等发布的通缉令被传到了肃宁县境内,所以那肃宁县的知县抓捕了逃犯。”贺知县说到。

“那你可知,这李昌义二人可有把宝图的事情说出来。”宋知府有点不对头的说到。

“这也正是下官要和大人说的,那肃宁县的知县先是审理了此案,到听李昌义二人一直喊冤,所以详细的询问了一帆。”贺知县又说到。

“那你可知道具体的内容?他都是如何审理此案的,那李昌义可有什么交代?”宋知府又问到。

“这个下官知道,而且下官身边的小孙是亲眼看到那肃宁县的知县审理此案的,下官让他来陈述此事。”贺知县看了眼身边的孙河,然后示意他站出来,跪在地上,然后朝着宋知府说到。

“那便快快说来”。

“是,宋知府,小的那一天在肃宁县境内打探消息,谁知这时的肃宁县城里面的百姓都忘县衙的方向而去,小的细细打听之下才知道,原来是肃宁县的知县要审理犯人,他们都是去看热闹的”。

孙河咽了口口水之后又说道,“那是小的也抱着不要放过任何细节的想法,就和那些普通老百姓一起去了县衙门口,这时小的才看清楚原来那肃宁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