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就是对方不管怎么打,我前手一仰,直接杀去。
又名手捧半月,没办法用这招时,才需要转换成其它手法。
班主又解释说:这些都是离手的打法,如果粘手,又不同。
于是他和高云楼演示粘手,两人的双手如同蛇一样缠在一起。
粘手是两个人互相争中线,是近身格斗,我和对方互相用手臂推阻,如同二龙争珠。谁先失去控制,就会被对方所趁,或被打中,或被推出,或被摔倒。
粘手相战,眼睛是看不清自己和敌人的交手的,如同被云遮住,只能靠感觉,所以说如同云遮日月。
武光想起了当天高云楼化开高靖攻击时的动作,觉得这应该就是粘手练出来的功夫了。
然后班主又演示粘棍,两人的棍子缠在一起,武光觉得这才更像二龙争珠。粘棍时,先失去控制的一方,就会被对方的棍子敲下,或顺势推出,或顺杆削到身手。
然后又演示粘剑,用的是双手长剑,两把剑抵在一起,两人互相走转,忽左忽右,抢占对方的侧面。
互相攻防时,用磨剑和抽剑的手法在左右门转换,又或者将对方剑带下后,沿敌人剑身直刺。
这种长剑和练习方法,都是武光闻所未闻的,他大感兴趣。
班主演示完以后,就去教导其他学生了。而高云楼告诉武光:除了离手和粘手,还有就是福建南少林的龙、虎、鹤、太祖等诸种方法,以及各种靠子。
南方也有少林的吗?
武光听到南少林,感觉很新鲜。
少林寺有各家分院,但南少林其实和少林无关,练的拳术是不一样的。只是因为福建武风炽盛,寺庙里僧人习武又多,所以之前被称作南少林。但是现在。。。。。。
高云楼没说下去,似乎有什么隐情。
那龙虎鹤这些方法是怎么样的?
高云楼示范了一种方法,手指一根一根缩回成猫爪状,又再缩回成拳。然后把拳收回腋下,另一只手击出。
他解释道:这是虎法的一种,手指慢慢收回是为了练指力,这是练法。用法是用穿掌插入敌人肋下勾住,然后用一掌击敌,勾住的手回拉。
人的肋下毕竟是软的,只要将指力练到如同铁条,就可以插进去。练出指力,也不一定要插肋下,改为勾伤敌人的锁骨都是可以的,也可以直接扯下他的耳朵,或者将他的喉咙或子孙根直接拔出。但没有指力,都是做不到的。
哇。李萱吓得小脸煞白。
然后高云楼又解释靠子,原来靠子就是对打,有螳螂靠子,通背靠子,太祖靠子,虎抱头靠子等等。
武光好奇的问:太祖和通背是北方拳术吧,南方也有吗?
是在以前传到南方的,例如太祖,是南宋时宋朝宗室赵孟良所传,还有一些。。。。。。高云楼又欲言又止,没有详细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他接下来演示了螳螂手法,手是向下的勾手,五指散开向下,但并不勾住,这是取螳螂手成三弯之意。
高云楼示范了一个手法,是手从上面直接切入敌人手臂,手腕又绕下勾住敌人手大臂下方,对方竟然无法将手抽回。
这招不圈不揽,却能锁住敌人的手,但一定要发出炸劲,在敌人手出时一气呵成,才能做到。
武光看了,深感大开眼界,自己真是井底之蛙。
大家聊着聊着,从武术谈到了风土人情,这才得知戏班里的年轻人基本都是孤儿,被班主收养或买来的。
李萱问道:高大哥,班主看起来好有威严啊,是不是平时很凶啊。
不会的,我们班里的人亲如一家,班主对我们视如己出,开船的师傅就好像我们的叔伯,还有大先生给我们取名,教我们写字,跟我们讲戏本背后的故事。
大先生是哪位啊,好像没有看到他。李萱好奇的说。
大先生神出鬼没的,我们经常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聊了很久以后,武光跟李萱说该回家了,他把李萱送回家,自己也匆匆回求志塾了。
一回到求志塾,就看到二师兄郑柏新走出门外,武光与他交流还不多,看到他连忙上前打招呼。
郑柏新回了一礼,拄着手说道:武光,刚刚耿光宗派人送来请帖,请我们塾里学生去会英楼听戏。
请我们所有人?!
对,我们所有人,就在几天后。郑柏新说到这里时,似乎语气有点不愉快。
武光大吃一惊,心想这耿光宗真阔绰,但这不是该他分析的事,而且他也困了,吃了饭就去休息了。
第二天晚上,他又去段老板的酒馆找郑顺礼了,把他去红船戏班里遇到事全部说了一遍。
郑顺礼听了连连点头,段老板插嘴对两人说:红船不止一艘,都是练武术的戏班,但每艘船的武艺都不同。他们都在南方出没,来到北方也就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