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二章 接三送三  蜀中奇僧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见此悟明有些犹豫了,人家家有白事,自己师徒两前去借宿却不知人家是否愿意接待。可此时天已全黑,四周也再无人家,若是不去只怕今晚就只能露宿荒郊野外了。权衡再三,最终还是走到院坝中,口念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和尚师徒二人赶路误了时辰,路过府上想借宿一晚不晓得可要得?如有叨扰,还望多多担待!”

听见屋外有人借宿,堂屋里走出一个中年男人。见到悟明先是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才客气道:“师父要借宿当然可以,只不过今天是家父接三送三的日子,就怕到时招呼不到位,还请师父不要讲究。”

中年人话才说完悟明就没来由的打了个寒颤,有所悟的他急忙默念真言使出通灵法遥测起来。正是不测不要紧,一测吓一跳,悟明这一遥测竟是感知他家今晚要遭歹人算计,注定被闹个不得安生。心想:这事既然叫我碰上了就不得不管,也算是作为人家好心留宿的回报!当即向中年人回礼道:“施主客气了。和尚我也不能白住你的,恰好我会念往生咒,要不今晚就让我替你家老太爷念念往生咒超度一番,也算是一点心意。”

“这个可以,师父里面请!”中年人正愁一直找不到僧人来办法事,如今听和尚自愿要替老太爷念经超度当然是求之不得,慌忙的把他师徒二人请进了屋内。招呼着二人坐下,便匆匆去安排家人准备斋饭。

“施主,和尚我不忌荤腥,有酒有肉尽管上。”悟明到是一点不客气。

“师父要喝酒吃肉!”中年人咋听之下有些诧异。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只要心里有佛,喝酒吃肉又有何妨!”

听了和尚的话中年人忍不住仔细端详起他来,而悟明则是大大方方坐在那坦然相对。那中年人往年也是个跑惯南北的人,见和尚神态端庄眉目间透着一股英气,一看便知他不是那招摇撞骗的酒肉和尚。当即不敢怠慢,赶紧吩咐家人准备酒肉,自己则拉过一张凳子坐在旁边陪师徒两闲聊起来。

闲谈中得知此户人家姓曹,过世的曹老太爷还是咸丰年间的武举人,奈何个性耿直在官场一直遭受同僚排挤,只在山西做了两年游击便辞官回了老家。因他做过两年官,回到老家的曹老太爷又被乡邻推为保长。曹老太爷为人心善,在世时时常自己拿钱出来修桥补路接济穷人,因此这曹大善人的称号方圆十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眼前这中年人正是曹家独子,单名一个荣字。

得知曹老太爷生前是个善人,悟明更不能不管了,心中一盘算已是有了主意。待到酒足饭饱,估摸着时间也差不多了,悟明向曹荣说道:“感谢曹施主的款待,现在我就去替老太爷念经了。”说完拉着吃得直抹肚皮的罗修也不等曹荣带路,就奔灵堂念经去了。

不知不觉时间就快要到子时,而这个时个曹家人也突然变得忙碌起来。妇女们拿来一大块白布挂在了灵堂南面的墙壁前,正好把整面墙都遮了起来。男人们则忙着把祭桌上的贡品全换成新鲜的,又端来稻草灰均匀的撒在灵堂前和曹老太爷棺材四周,最后还在院子里架起一把长梯,搭靠在屋顶上。

做完这一切妇女们又马上带着小孩全都钻进了离灵堂最远的屋子,随即砰的一声紧闭了门窗再不出来。而男人们则都是嘴含柳叶一脸紧张的钻到白布后面,大气不敢出一声。

看得一头雾水的罗修往正装模作样念经的悟明跟前凑了凑,悄声问他:“师父,他们这是在干啥子?”

“他们是在准备三接三送。”悟明假接着念经低声说道。

“三接三送咋个搞这么多板眼!”罗修是奇了怪了。

“这是有钱人才搞的名堂,你当然没见过了。”见罗修还有些拎不清的样子,悟明只好耐心给他解释起来。

所谓三接三送就是当一个人死后,第三天鬼差会带着死者的亡魂回家看最后一眼算是彻底告别阳间,有的地方也把这叫作‘回魂夜’。

到时鬼差会在灵堂前宣读死者生平,裁判他生前究竟是好人还是一个恶人。要被判是好人,鬼差就会同意死者亡魂多逗留一会,并与自己一起享受贡品。要是贡品足够丰盛,鬼差吃喝满意了甚至还有可能同意死者托梦跟家人作最后道别。若要是被判恶人……那可就惨了,当场遭受鞭打不说,一边挨打还得一边好好伺候鬼差,跟家人道别的事则更不要想了。而且等到了地府还有更多可怕的刑法等着你,直到在地府受完了所有刑再有机会重新投胎,至于到时投什么胎也就难说了!

后来有那通灵之人为了偷听鬼差判罚,收买鬼差避免自己亲人死后受苦并能顺利再投胎为人,竟想出一个异常胆大的办法来。以白布为墙再藏身其后,借此来偷听判罚结果。这期间只要你不露面不发声,再嘴含柳叶遮掩活人气息就必定不会被发现。(还有一个说法是:嘴含柳叶是为了避免有人一时失控叫出声来。)

而在地上的稻草灰或香灰是在等鬼差走了之后,方便查看上面留的是什么样子的脚印,根据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