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9章 第二十七 整合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里嘀咕了一句:

“是不亏,但是也没有占便宜,要不是被公司抓住了把柄,这个价格老子还不如自己干。”

三到五年净利润的转让费是对外行来讲的,但是董山河的团队本身就是行家,依着辅导班行业的暴利,要不是担心进监狱的话,他的团队是绝对不会接受这个报价的。

只能用花钱买平安安慰自己吧,毕竟之前他们收入的大头都是从翰林国学上薅出来的,否则依着他十万年薪的收入水平,根本不可能拿出200万的巨款。

“张董,眼下我最多能凑出200万元,就算全给公司也只能占一成股。再说总不能一点流动资金都不留吧。”

按照公司的计划,管理层至少要收购30的股份才行,董山河缺口确实有点大。

不对对于董山河的苦穷,张十三却是无动于衷:

“分期付款就算了,眼下有两种方式,一是你再去找找资金,二是可以跟公司签一份限制性股权装让合同。”

沉吟了一会之后,张十三才从文件夹里抽出一份新合同扔到桌子上,双手放在脑后往宽大的老板椅上一躺,说道:

“200万占股10,流动资金你自己想办法,翰林国学全部交给你管理。

一年内公司业绩同比增长30,你可以按照本次评估值的80获得10的股份。

两年内业绩再次增长30,你可以按照实际估值的90再次获得10的股份。

此后公司年业绩每增长30你都可以按照85的估值价格获得10的股权,直至完成全资收购。”

“这个条件不错吧?当然也不是没有风险,如果公司的利润连续两年下降10以上的话,总公司有权按照实际评估价格的60强制收购你的股份,你可以考虑下。”

作为一个目标成为知识流氓的重生者,张十三尤其注意公司的法务建设。

这份增资协议正是法务部跟财务部经过严格的推敲之后设计的,每个条款都卡在关键点上,既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管理团队积极性,又不会过度损害公司的利益。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能自己的做主的话,谁都不愿意再引入新的投资人。

所以董山河最后还是选择签署新合同。

至此新家校通旗下的非上市业务差不多都处理干净了,至于剩下的边边角角交给张世莲处理就行了。

不那么纯真的年代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