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说话方式也太中二了吧……”李长明心里不禁想,这就是AI设定的性格吗?确实是不太像现实里面会出现的个性,倒更像是二次元动漫里那些中二的性格。
只是李长明不太明白索吉兰为什么要忽悠圆子去做这么中二的事情,刚才还口口声声说着圆子是家人呢。想到这里,李长明瞄了一眼全息影像中的索吉兰,发现她正不怀好意地对着自己笑。
果然是针对自己的恶作剧吗?李长明只好无奈地摇了摇头,他搞科研这么久,却是第一次遇到这么小孩子气的同事,结果这样的人还是自己的上司,真不知道她是怎样做到这个位置上的。
当然怀疑归怀疑,他也清楚很多天才都有着与常人迥异的性格和脑回路,也许眼前像调皮鬼一样变化无常的索吉兰就是这么一位奇特的人。
“谢谢圆子,那我就收下这份充满心意的晚餐了。”虽说在李长明眼里,圆子不过是AI编程出来的智能生命体,但为了不让别人露出失望的情绪,他还是本能地接过圆子手中的饭盒对她说出了上述感谢地话。
他见圆子仍旧瞪大眼睛笑嘻嘻地盯着他,期待着他打开饭盒的样子,只好又继续勉强笑着揭开饭盒。
饭盒里面是标准的三菜一汤。看来即便科技不断进行着迭代,在未能够脱离肉体凡胎之前,人类能够吃下的东西也依旧不过是几口饭菜而已。
可是欲望,却没有穷尽的时候。
对于科技的追求李长明是一贯明确而有目的和选择的,那就是“解密”:寻找规律,突破局限。但当他看着眼前由另一种形式的智能生命,当AI圆子端给自己一直赖以生存的食物时,他忽然思考起一个非常古老的哲学问题:
生存的动机。人类存在的动机,以及“存在”本身,是否具有明确的动力学意义?“欲望”与“存在”,这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可以量化的转换关系?
他开始想起来,当年在大学的时候,由于科研水平的局限,大多数人不得不因为试验条件的限制,被囚禁在三维的空间的规则下无所适从。
当所有人都对宇宙超距的光年尺度望洋兴叹,对一无所知的黑洞心生敬畏,对似有似无的暗物质一筹莫展,甚至连理论甚至粒子本身都无法完全包容、彼此难以磨合的的时候,偏偏就有那么一刻奇妙的瞬间,李长明进入了四维的空间,从此窥探到了这个宇宙不为人知的另一面的秘密。
他还清晰地记得,他和大猫第一次谈论的话题,便是当时全人类都无法做出系统解析的“量子纠缠”的真相:
大猫首先提出了一个贯穿维度和空间的新物理量:“变力”。虽然当时大猫花费了数小时才让李长明勉强弄清楚“变力”的物理学意义,但简单来说,“变力”实际上就是操作一个“纯粒子”进行“展开态”的媒介。而这里说的“展开态”,就是一个“纯粒子”投影到次一级维度空间时所表现出的“粒子本征态”。举个例子来说,一个处于四维空间的基态或者任意状态下的瞬间粒子行为干涉所引发的作用效应,这个效应本身就可以看作一个“纯粒子”,那么这个纯粒子在“变力”的作用下,就会在同一瞬间将它本身引发的作用效应进行全部效应分解,将解析出的所有参数(可以看成一个用数学解析的过程,解出的结果就类似一个“量子”的所有叠加态位置概率方程,比如Hibert空间的內积计算,例如薛定谔方程,但显然,高维的效应不止概率密度这一种解析。)如此,通过“变力”将解出的结果唯一地分布地投影到所有符合这个方程结果的全部次一级的空间中(每个次级空间只接收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可以理解为,所有这些被投影的次一级空间在“绝对时间刻度”上都是平行的(在这里要指出,时间不属于任何一个空间维度,也就是运动本身不能产生空间,这是惯性系统下的常理错觉,严格来说,空间本身就不应该理解为传统上的“距离”,距离是无处不在的,是被“空-隐变量-红色源粒子即零态粒子”充斥的区域,这是一种“非相互作用域”,也可以理解为“空域”;而在存在相互作用的区域,距离应该理解为“效应级数”,也就是维度空间的多少,能够感知的维度数量,取决于“变力”可以投影的效应级层数,由于人类处于第三维效应层级,因此只能感受到三维空间的尺度和波动作用)。
同理,正因为上述所有这些被投影的次一级空间在“绝对时间刻度”上都是平行的,同时满足瞬时同步效应原则,所以按照目前四维文明的理解来看,任何由于上一级“纯粒子”投影效应产生的次一级的空间在“时间尺度”上都是存在不连续性且空间上存在“态相位互换”连续性的奇异多维宇宙集合。
如果难以理解,那么简单点来说,次一级空间,比如我们的三维空间,由于四维“纯粒子”是在瞬时完成对所有效应内次级空间的投影,每个次级空间在同一时刻都只存在有且只有唯一一种不同状态的效应作用结果产生的“次级粒子状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