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就通过了。
写完了基金的本子,李教授分给我几个新来的硕士研究生让我带他们入门,并且让我主要负责金属加工组,完成一个马上要结题的国家基金项目。
这样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了金属加工的组长。
新生还好,很好带,但是组里还有两个同我一届,两个大我一届的学生,这就很难带了。
一方面要考路工作的安排,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不伤害他们的情感。
李教授基本不过问我们的工作过程,只在开会的时候汇报一下结果就可以了。
李教授很支持我们组的工作,需要做实验的时候都很积极的帮我们联系实验老师,遇到阻力的时候李教授都出面处理,只要是我们有需求,资源都是我们组优先用的。
记得有一次,实验室的另一位教授要我去跑个腿,李教授直接给回绝了。
“以后这种工作不要再找石心了!”
当时我的心里是暖洋洋的,进实验室一年多,第一次有一种被当作优等生对待的感觉。
后来就真的什么杂活儿都没有了,我基本上可以一心一意的做自己的事情。
很快需要为基金结题的论文就都写出来了,除了能帮助组内的两个高年级的师兄毕业,给另两个和我同届的硕士生毕业的材料也够了。
因为我解决了四个毕业生的毕业问题,所以李教授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又给我分来两个女学生,我的小组慢慢的壮大起来。
我自己觉得,我们小组的科研一直是大团队里最红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