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九章 破烂王  宇宙服务公司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电击头看着公厕拼命摇头。他这辈子也没干过这样的脏活。

“十个小时。”韦大宝命令道,“如果你不愿意,那就带那帮孩子去沙漠上掏沙窟窿。”

电击头考虑了一下,决定还是负责在十个小时之内,把彩蛋部落的公厕掏个干净。毕竟在沙漠上如果没有乌拉的鼻子,很有可能会被“鞭子”带去见真主;掏粪坑,至少生命安全十有保障的。

当然所有能动的战利品都归他指挥。反正这帮人全都干不了重活,用沙子拌大粪、生产有机肥肯定人人都能出力。韦大宝安排一个识字的战利品负责记工分,干少了没有饭吃。实际上这活干多了也没胃口吃饭——从这一点上看,韦大宝有做酋长的潜质了。

韦大宝要求60个孩子扫荡周围5公里内的所有沙窟窿,全哪怕一根针也得带回来。这要是在正常年月里,韦大宝可能会被抓去坐牢,因为他就差把孩子的腿打折,然后仍在公交车站要饭了。

沙漠上的集体拾荒运动持续了2天时间。为了让孩子们懂得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他必须解答无数个问题。

“先生,这些大大小小的塑料瓶有什么用?”

“扎个小针眼儿,插在沙子里当灌溉机。”

“那这些自行车轮子呢?”

“做几辆推车,运海水、运肥料。”

“海水不能灌溉,植物会失水的。”

“把这些破烂棉衣垫在沙堆下面,往沙子上泼海水,让水渗透到棉衣上。这烂箱子里是半透膜。把棉衣上的水挤到半透膜上就是淡水了。”

“我们能喝吗?”

“不能,而且不能灌溉小麦。”

“还不是不成,庄稼可金贵了,会被海水灌死的。”

韦大宝赏了一个巴掌给提问题的孩子:“谁说我要种庄稼了?我要种改良性苜蓿。”

吃巴掌的孩子摸着头委屈道:“苜蓿又填不饱肚子。”

结果他又被赏了个巴掌,韦大宝指着乌拉家骨瘦如柴的牲口说:“这些羊、牛、骆驼都能吃苜蓿。改良型的更好养活,人和畜生都能吃。”

“先生,您是要拿苜蓿换人家的粮食?”

结果还是吃了巴掌:“笨蛋。换粮食只能填饱肚子,老子还欠了一屁股债。不发横财怎么还?”

吃了三个巴掌的孩子不敢说话了。

“拿苜蓿换人家的牛犊、羊崽,养大了让它们嘿咻!嘿休完了下崽,下崽了再嘿咻……”韦大宝已经仿佛看到了一片农场。

“先生。”

“有屁就放。”

“我想问什么是嘿咻?”

后来那个孩子没吃巴掌,而是跟撒旦一起去照顾骆驼了。全彩蛋的骆驼就数旺财最健壮,油光水滑,还有搜救的特殊技能。邻居都想拿旺财配种。所以多一个技能格可以增加很多交配的机会。

随后韦大宝普及了华国农村的规矩,配种可以,但必须管饭。韦大宝手下就数撒旦和那个傻孩子吃得最多,所以才让他们去照顾旺财;然后让旺财去配种;这样两个傻子就能蹭到饭吃了。

为此,韦大宝节省了不少开支;唯一就是旺财辛苦一些,但如今谁不在努力脱贫?旺财也应该为部落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不是?

有一天旺财罢工了,人家的母骆驼也不乐意。急得两个傻小子满世界找韦大宝。韦大宝从破烂对里找出几片过期药,嘱咐傻小子扔在旺财和母骆驼的草料里。结果那一天完事后,母骆驼死活要跟着旺财回家。

渐渐地,彩蛋部落的居民对韦大宝的破烂堆产生了敬畏之心。旺财的“生意”也开始一落千丈,韦大宝只好认命,继续养活两个饭桶和一只整天勾引母骆驼的旺财——这交配就交配,为什么还把人家母骆驼带回来吃饭?

不要忘了,韦大宝有一篇论文叫《常温锻造太空飞船材料的工艺方式》。虽然是枪手写的,但对于接受过禁忌科技传承为韦大宝来说,这种技术就是小儿科。

他从垃圾堆里收集了足够的钛合金、太阳能板、电池……拼拼凑凑做了一辆沙漠汽车,然后又在汽车的下面做了一支沙锚。如果在沙漠中行车遇到“鞭子”,韦大宝可以用沙锚将汽车牢牢固定在原地。虽然下锚的时间有些长,但有了乌拉这个行走的气象台,完全可以从容规避这个问题。

有一个题外话。韦大宝经常用车锚钻出石油来。不过如今有了氢能源,这玩意除了做塑料袋,几乎就是废物。所以中东、非洲国家一平如洗。

距离彩蛋部落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部落叫“勇气”。过去步行不可能到达,现在沙漠汽车一天就可以跑个来回。当然也需要期待“鞭子”高抬贵手,否则在沙漠里困上半天,也是极为困扰的事。

韦大宝要推广他的“海水种植法”。毕竟苜蓿既可以当作饲料,也能给人提供维生素;种植苜蓿的沙地平均温度不会超过30度;种植周期20天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