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社交经验都十分丰富,见董夫人眼睛也不眨一下地掏出了银票,就知道她是有备而来。
大家互望了一下,马上就明白过来——这是要去送礼啊!
是啊,除了自用,这些香皂用来送礼,岂不是一绝?又体面又上档次,还能让人念念不忘!
于是,马上所有夫人们都将香皂从自己使用,到送礼佳品上想,原本大家还在踌躇自己一个月用几块,一年用几块香皂上,现在一下子变成了采购大会。
张夫人要二十块一等皂,三十块二等皂;
吴夫人要十五块一等皂,二十块二等皂;
刘夫人要三十块一等皂,五十块二等皂;
……
大家你也要我也要,要完后想了想还漏了谁,毕竟家中女性长辈要送、女儿要送、儿媳妇要送,甚至有些得脸的管事妈妈也要赏几块;外间交好的夫人要送,给夫君疏通关系时可能会派上用场更要留存一些,只是短短一炷香的功夫,这一千四百多块香皂竟然抢购一空!
等到钟扶黎送完那些夫人们,自己也有些懵了。
原本她想着就八位夫人,根本消耗不了那么多,等打出名气了,再顺势说出自家在京中香皂铺子的名字地址,可谁知道这些夫人们这么能囤货,直接就这么清空了!
钟扶黎看着这厚厚一叠银票,头一回知道,原来这银子是这么好挣的。
一万五千两的银票快马加鞭送往河阳县,等沈江霖知道大哥大嫂居然在他的原有价格上进行了涨价,还依旧销售火爆的时候,他也忍不住笑了。
而这个时候,第一批真正完工好的香皂开始装船驶向京城。
船上打出荣安侯府沈家的旗号,从南至北,一路畅通,不曾有过查验,等到了京城钞关口,进行货物核验,缴纳了商税之后,就放行了。
这就是这个年代当官人的好处,若是普通百姓做这个生意,重重关卡、次次核查,一层又一层的剥皮,到最后再挣钱的生意也赚不到几个钱了。
这也是江莽为什么愿意跟着沈江霖干的原因之一。
这一船货品全部都是香皂,一等皂八千块,二等皂两万块,三等皂十万块,便是本钱,都要三万两银子左右,而当这些货品刚刚抵达京城的时候,在河阳县被清空的库存又增加到了一半库位水平。
所有参与这个生意的人,自从这票货发出去之后,都是茶不思饭不想,甚至原本还愿意到香皂作坊溜达的范从直也不愿意再去看了。
看到每天香皂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堆积的库存越来越多的时候,范从直打从心里觉得发怵。
尤其是沈江霖关于这个账目的生意都是公开的,一开始大家还觉得沈江霖募集的资金很有水分,五十万两银子说不定他自己就要贪走两成,可是随着一笔又一笔的开销花出去,大家私下里一算账,都是眼皮一跳。
沈大人倒是没有在里面动什么手脚,可问题是,他每一笔的开销都太大了!
每个月光养着这些工人和农户,都要支出近两千两,修这占地面积巨大的香皂作坊花了八千两,买下成片的万亩田地花去了三万两,这些也就算了,确实要花!
可为什么还要拿这个银子去招募农户修县中的路?还要修那座断掉的桥?是是是,确实方便运输了,可大家忍一忍不也过来了吗?
很多人已经对沈江霖颇有怨言了,只是碍于官威,碍于一开始沈江霖给到的利润承诺,碍于江莽还是一如既往的相信支持沈江霖,所以没有人敢第一个跳出来反对沈江霖。
而这一船的货,便是这个生意的试金石,若是最终成果不理想,他们已经想着撤股事宜了。
这些生意人都是门槛最精的,难道他们就看不明白,沈江霖是借着香皂工坊的名义,在修路造桥么?最终便宜了谁,不用明说了吧?
很多人觉得,沈江霖在坑他们的银子,他的心思在自己的官途上,根本不是在做生意上。
大家隐忍不发,就等着京城那边两个月后的消息,他们派了自己的亲信随船入京,不怕沈江霖传假消息回来。
货船入京后,荣安侯府的下人早就在码头边等候,众人一起将一个个樟木箱卸下,运到了荣安侯府在永业街租下的库房内。
钟扶黎全权指挥此事,有了这批货,河阳香皂铺终于可以开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