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庶子无为(科举)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江霖知道这位首辅大人或许是对自己有敌意的,一开始沈江霖刚刚任职起居郎,就遭到了猛烈的攻击,尚且还不知道究竟是何缘由,后来在他岳丈大人的提点下,才知道自己是挡了杨首辅的亲孙子杨志远的道。

朝堂上的职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首辅大人既然已经出手过了一次,在沈江霖看来,以首辅大人的政治素养和应有的胸襟,他不应该连续出手才是。

这一次的查抄风波之中,对于许多没有特别关系的中层官员来说,确实是损失惨重,但是对于几位高官来说,他们不仅仅从中全身而退,甚至还在查抄过程中继续大捞特捞了一笔,旁人若是查到了他在里面的推波助澜,或许还会对他怀恨在心,但是首辅大人,并不应该啊。

就连与杨允功交好的吏部侍郎卓清,虽然吃了一些苦头,但是最后卓清的政治资产都留给了后来出力的卓文冰身上,卓文冰不久之后便会高升,已经是毋庸置疑之事。

沈江霖自然也知道,在他如今的官职之下,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将事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一种比较安全的做法。

想要呼风唤雨,也要防止自己被风雨打湿了身子,深陷权力的漩涡之中,自保是最基础的底线。

但是哪怕是这样,这位首辅大人恐怕依旧是不愿意放过自己。

杨首辅与毅王合作,他们会从哪里来辖制自己?

柳居士的信上没有将这部分细节写出来,想来要么是她无法提供,要么是她不能提供。

不管哪一种情况,再去找柳居士追根究底,显然是不智之举,除了给对方带来危险,起不到任何作用,能在这种关键时刻通风报信,已然是十分的不容易了,得寸进尺并非沈江霖的为人处事之道。

沈江霖想的没错,柳依依虽然耳力过人一些,但是也只是比一般人稍微好些而已,双方在谈论细节内容的时候,有意识地将声音放低了,所以柳依依没有办法听清楚他们具体要谋划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沈江霖将思绪放回毅王这个人身上,毅王府如今已经远不如前,毅王出事之前便与朝臣来往甚少,在他名下的隐匿土地,大部分都来自于一些富商豪绅,比较其他三王,其实毅王与朝臣的勾连情况最少,便是有勾连,也是以中下层官员为主。

像毅王这样的朝中实力,杨首辅找他合作,都不如找另外两王合作,来的更有可能性一些。

那么毅王身上还有什么能够让杨首辅都看重的地方?

沈江霖脑海中在“宗亲”这两个字上画了一个圈。

既是宗亲,那么必定与皇室走的比较近,以往这些王爷们还有一个便利之处,就是时常可以出入宫廷,而前朝与后宫向来是隔绝的,若是两者联合起来的话,那么皇帝恐怕连晚上都睡不好了。

想来毅王可以被利用的点,就在于此——一定是毅王在后宫之中有极为说的上话的人,这个人说的话甚至能够左右皇帝的想法,所以杨允功才会与毅王联合。

那个人是谁?

太后?皇后?嫔妃?掌事女官?有权势的太监?

沈江霖正想继续往下思索的时候,谢静姝看到沈江霖看了信后,便立在原处,表情有些凝重地久久不语,忍不住有些担心道:“夫君,是怎么了?可有什么犯难之事?”

沈江霖被谢静姝打断了思路,立马将信纸往袖袋中一收,目光柔和了下来,掩盖了其中的杀伐之气,温润地笑道:“无碍,只是一些公事而已,只是需要先去处理一番。”

沈江霖说完之后,命下人将谢静姝送回房中,自己则是折身去了前书房。

谢静姝有些手足无措地僵立在了原地一会儿,在丫鬟的催促声中,才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来,柔声应了一声“好”。

*

沈江霖既然有了防备,自然是要调查到底,最后,沈江霖将目标锁定在了陈德忠和罗昭仪身上。

这两个人都是周承翊面前说的上话的人,罗昭仪是后妃,沈江霖尚且难以有人可以接近,但是陈德忠却是自己日日都会接触到的人,可以说,他们两个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同僚,平日里陈德忠对他也是客气有加,沈江霖想要以他作为突破口。

只是让房之奇递了话,想要单独和陈德忠说几句话,陈德忠应是应了,沈江霖也旁敲侧击了一回,但是陈德忠只是避左右而言他,如同一条泥鳅一样,滑不丢手,十分难沟通。

沈江霖瞬时脑海中警铃大作,只觉得事情的根子应该就是在陈德忠身上。

只是饶是沈江霖猜对了一切,也找到了关键人物,已经是智谋不凡,但是对方出手的速度更加迅捷。

不过短短两天功夫,弹劾沈江霖的奏折如雪片般飞到了周承翊的案头,同时司礼监的几位大太监联合请奏,希望值此敏感之际,应该暂停沈江霖起居郎的职责,不应再参与到奏折整理、记录起居注的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