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庶子无为(科举)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沈江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差点害死了沈江云和钟扶黎!

虽然在信中沈江云并没有直接下结论,但是沈江霖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联系到一起之后,不得不怀疑是有人从中做梗。

一个两个的巧合还能说是偶然,但是那么多的巧合撞在一起,就绝对是人为。

一伙草莽悍匪,怎么就知道这么多的动向,当时周承翊凑齐银钱之后,才派人前去赈灾,这里面的行动绝对不是这种远在彰德府的一群匪徒能够得到的消息,若是朝中无人会透露信息,让他们提早伏击部署,沈江霖是一万个不相信的。

得亏于钟扶黎的惊人战绩,如今她在一众官兵之中,威信比那个夏千户还重,等到底下人将那些抓到的匪徒严刑拷打之后,钟扶黎得到了一个隐晦的消息——他们的大当家陈福早年间与京中的一个王爷有瓜葛。

虽然具体是哪个王爷不清楚,但是一切都说的通了。

无非要么是四位王爷中的一位,要么是几个人联合起来,因为对上次的结果不甚满意,所以给出去的银子还要通过别的方式要回来。

而他们要做的,只是卖出一则靠谱的信息而已。

因为沈江霖的献策,导致那四位王爷狠狠大出血了一回,虽然这些人表面上是臣服了,可是背地里,却是想出了如此阴毒之策,不顾灾民的死活,更不顾朝廷官员的死活,一心只想着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人,简直是该死!

沈江霖极为震怒又懊恼,他自以为自己之前做的十分高明,却没想到,许多人在利益面前是可以变身恶魔、丧心病狂的!

什么钱都要贪、什么钱都要拿,明明已经富得流油,却依旧舍不得那一块肉的损失,怎么着都要撕咬回来,沈江霖是实在低估了这些人的贪婪!

沈江霖将信仔仔细细地折起收好,面上的表情再次恢复了平静。

大哥信中除了劫后余生的喜悦,还有对到了安阳后,发现灾情扩散面之大,受灾人口之广,对他们这次运送过去的赈灾物资数量表达了担忧,既然如此,那些人就该被再次狠狠刮一层皮下来,好让大哥这次的赈灾不捉襟见肘。

沈江霖深刻的明白,一个人最看重什么,最舍不得什么,那就要将他们最看重、最舍不得的东西夺了去,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知道什么叫痛。

沈江霖不管这里面暗中搞鬼的,是毅王、肃王还是什么王,竟然敢下这般死手,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以他大哥大嫂的脾气性格,若非怀疑到了这些王爷,绝不会在信中提这么一句,而对沈江霖而言,他不需要更多的证据,因为这些人并不无辜,他们都觉得沈江云是只软柿子,谁都可以捏一捏。

第二日一早,沈江霖进宫后,先是帮皇帝整理了奏本。

今日整理奏本的时候,沈江霖不似平时的慢条斯理,而是带着某种目的性,只是因为沈江霖如今已经在御前站稳了脚跟,每当沈江霖在整理奏本的时候,无人敢上前打扰,所以沈江霖今日的一些不同,也无人发现。

沈江霖很快就找到了自己想要找的那两本奏折。

一封奏折来自杜凝章。

看完杜凝章的奏本之后,沈江霖心里冷笑了三声,果然是杜阁老,谨慎圆滑的很。

在杜凝章的奏折中,他们此行一路虽然遇到了山匪,但在他的指挥之下,已经大获全胜,擒获了山匪一百九十八人,交战过程中,亡对方二十五人,又将自己这边的战损说的非常轻,同时又说了他们是如何一路赈灾而去,到了安阳后迅速控制住了局面,安抚了百姓,下达了哪些政令云云。

而他大哥和大嫂的名字,却根本没有出现在奏折上过。

好一个杜凝章!

如此轻描淡写地将事情说了一通,到头来,竟然全成了他的功劳了。

若是没有牵扯到沈江云夫妇,实际上以沈江霖的政治智慧,他当然是明白为什么杜凝章要这般写的。

毕竟现在虽然逼供出来了一些信息,但是根本没有办法进一步证实,万一得罪了几位亲王,在京城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最后他这次赈灾不成、反受其害,实在是得不偿失。

还不如先将事情简单化,压一压,只当普通山匪对待,等到解决了赈灾事宜后,再好好搞清楚悍匪事件的始末,甚至,杜凝章都不一定会将这件事捅出去,而是将此事作为政治筹码来和那些王爷们谈判,以后或许更有说不尽的好处。

人人都在里面计较得失,只有他大哥大嫂想的是黎民苍生。

偏偏想着黎民苍生的人,却连出现在这本邀功奏折里的资格都没有。

如何的可悲可叹!

但是现在不是悲叹的时候,沈江霖迅速地将这份奏折合拢,然后放到了重要但不紧急的底下的第三本。

有时候奏折摆放的顺序,会决定这封奏折被周承翊看完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