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位考官被关在贡院里,依旧在埋头批阅朱卷的时候,外头老百姓们,却都开始张灯结彩,共庆中秋团圆之日。
虽然荣安侯府内,大家对于两名考生最终的成绩如何,同样心怀忐忑,但是中秋佳节还是要过的,并且还要热热闹闹的过,说不定喜气就留在他们家不走了。
这个时候,考生的努力已经做过了,接下来就是家人们开始各显神通了,有的四处求神拜佛还不算,家中一些关键物品的摆放也得摆对风水位置,只要能有助于好运的,都会在心底默默祈祷一番,甚至今天出门应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都要想一想。
徐姨娘更是一个十分迷信的人,本来她的一个梳子用旧了,都有了裂纹,梳头的小丫鬟说扔了吧,反正已经使了银子给看角门的小厮,让他在外头的货郎摊子上再买一把了,结果徐姨娘却一连说“扔不得,扔不得。”
在小丫鬟很是惊奇的眼神中,徐姨娘将那把旧梳子妥善地放回了抽屉里,这是她用旧了的东西,万一扔了没了这道气运加持,儿子没考中怎么办?
在考试成绩出来之前,什么都不能变,什么都不能丢。
徐姨娘自有一套她自己的理论,还特特跑到两个女儿和儿子面前说了一番,见沈初夏和沈明冬这次非但没有争论,反而一副女儿受教了的模样,搞得沈江霖都有些哭笑不得了。
沈江霖对于这次乡试,具体能得第几名说不好,毕竟他在考卷中有一些回答的倾向性比较明显,若是遇到主考官不认可沈江霖的想法,落卷不至于,但是名次可能会往后排。
不过对于能否考中,沈江霖还是有这个信心的。
大哥沈江云也和他讨论过了一番考试的题目,还有那场大雨对他的影响。
沈江云没有沈江霖那么幸运,下大雨的时候他正好在誊写卷子,有一页答题纸就被污到了。
好在开考前,沈江霖将唐公望这么多年在考场知道的形形色色的情况都做了归纳总结,唐公望要求沈江霖考试的时候,必须将答完晾干的卷子用油纸包裹好,确保不会受污,再去写下一张。
沈江霖将这个方法也和沈江云说了,若别人的话,沈江云还会思量一番,但是弟弟的话,沈江云一向是最放在心上的,听到这个办法后,每写完一页纸干了就放好,最后受损的只是他正在写的一页纸,多费一些神,重新誊抄一遍就是了。
沈江云这两年没少用功,大部分题他虽然答得中规中矩,但也有几个出彩的点,只要这一次竞争不是太过激烈,想来他大哥应该能得偿所愿。
中秋之夜,是全家团圆的好日子,今日就连沈锐也得了半天假,晚上可以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魏氏让几个子女都到主院里来,又去派人请老夫人,原以为婆母会如往年一般不来,没想到回话的曲嬷嬷却说,今晚老夫人会到,特特叮嘱魏氏,一定要做几道老夫人爱吃的素斋。
魏氏心里一惊,慌忙点头,等到曲嬷嬷转身走了,魏氏一叠声吩咐下人去厨房另做几道素斋出来,同时心里头琢磨开了,上次婆母把侯爷儿子们叫过去,就让侯府增加了一大笔开支,这次不会又有什么难为人的要求提出来吧?
到时候她是应好还是不应好?
魏氏这几年管家管出了成就感,用着沈江霖提出来的意见,对家中下人赏罚分明后,觉着这个办法极好,便修修改改了一番,对着底下几个庄子的庄头还有铺子的掌柜伙计都用了这一招。
结果怎的?田地产出高了三成,铺子盈利多了一半!就连几个一直在亏损,魏氏原本都动了念头,想直接租出去不做生意的铺子,也开始扭亏为赢了。
魏氏看到了利益动人心,想的招数也简单,只要是增长的部份,直接拿出来一半利,给管事的底下的人分,增长部份越多,分下去的越多,魏氏稳赚不赔,底下的人玩了命也要多干出效益来。
再加上自从那几个门人清客被赶走后,沈锐自己一个人没别人哄着捧着花银子,如今稀奇古怪的东西买的少了不少,只是偶尔和太常寺的同僚一起出去吃吃喝喝,有一次出去泛舟垂钓,倒是得了些意趣,经常有了空闲就出去野钓。
魏氏对此是十分支持的,也不管他是野钓还是夜钓,反正他一年到头除了初一十五现在越发少来她房里了,除了叶姨娘有些哀怨外,其他后院女子都没什么大的感觉。
因着魏氏手里头银钱多了,对着几个姨娘只要不添乱的,魏氏手指缝里漏点出来,也够她们感恩戴德的了,几个女人对沈锐没了指望,反而如今家宅和谐了不少,孙姨娘这两年冷眼看着,就连她一直心底暗暗嫉妒的夫人和徐姨娘也不过如此后,不知道怎的,心里也看开了不少,再加上她当年因跟着魏氏,粗浅识得几个字,不知道怎的,倒是迷上了看话本,尤其是《求仙记,那是一本不落的看完,四本买全了不说,平日里无聊了,就反复拿出来看一看,十分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