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府一段路后,孟昭才指着那八宝攒盒笑着道:“唐大人还是拿你当亲近子侄一般照顾的,见你爱吃就马上让人送来了。”
但是孟昭说话做事,绝不无的放矢,话锋一转又道:“只是唐大人似有其顾虑,他祖籍乃是徽州府,恐怕他有告老还乡之意,故而左右为难。”
孟昭从一入唐府,就仔细观察过了,往来甬道处处肃清,夏日盆栽花草也不见多,花厅内许多摆件都收了起来,这是有主人要出远门之意。
联想到唐大人既已卸下官职,他当时就想到,恐怕唐公望是想离开京城了。
孟昭心中有些懊恼。
唐公望既然是会试的主考官,又是他想引荐给沈江霖做老师的人物,在去之前,他就细细给沈江霖说了唐公望的出身、门第、科举名次,这么多年所作文集,在仕途上的表现,家中的子女情况,简直就是全方面、无死角地都帮沈江霖打听研究过了。
正是因为唐公望学识出众、为官清正,又在文坛之上颇有建树,家中子女也教导的非常出色,如今两个儿子都考中了进士,外放做官,是真正的一门三进士,荣耀非常。
这样的人,当沈江霖的老师,孟昭是觉得非常合适的,毕竟唐公望虽然没有收过徒,但是他的两个儿子便是他教育成果的展现,他是个会教学生的人。
有些人自己满腹才华,但是却只能自己学,教不好别人。做老师也是一种本事,需要能够因材施教,需要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深入浅出地教授给他人。
只是没想到,唐大人是有去意的,这样一来,便麻烦了许多。
只恨他如今根基不稳,也攀不上更多的关系,认识不了更多的大儒,现在唐大人那边没有个准信,孟昭觉得有些挫败。
沈江霖反而更看的开,笑了笑道:“师来择我,我亦择师,今日只是匆匆一面,哪里就能下定论了。况且,家中长辈亦有帮我寻觅良师,孟大哥可快别自责了。”
孟昭这场会面也确实安排的匆忙,但是他也无法。
一来他自己也是机缘巧合之下,才想到了他的座师,二来吏部的调令说下就下,拿了任命就要动身,这京城他无法久留,若能早一日便早一日,还能继续为沈江霖费心筹谋。
听了沈江霖的话,孟昭心里头宽慰,他从来没看错人,江霖贤弟就是这般豁达通透,从不怨天尤人,这样的沈江霖,如何不让人喜爱。
若是唐大人是有其他考量,他们倒是可以多拜会几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如今唐大人是有告老还乡之意,倒是强求不得。
孟昭琢磨着自己的同年里面是否能有用的上的关系再走一走,将沈江霖送到了侯府之后,准备另择日子再来拜会沈锐,说一说沈江霖拜师之事。
等到沈锐下衙回来,用过了晚膳,便听廊庑外有丫鬟向沈江霖行礼的声音,沈锐正在书房中练字,放下笔来直接对外头唤道:“可是霖哥儿来了?且进来说话。”
沈江霖挑起竹帘,进了书房,给沈锐行了礼,沈锐笑着让沈江霖坐到自己近前。
“正好你来了,昨日我尚未来得及和你说,我去拜会了秦先生,听秦先生的意思,他是有意收你为弟子的,只是他还要考察你一番,等后日你便随我同去秦先生府上,若是秦先生看中了你,为父已经帮你准备好了拜师六礼,到时候便可直接拜师,届时你可得表现的机灵恭敬一些,方能得秦先生青睐。”
沈锐有前后两个书房,外书房待客,内书房自娱,现在这个书房就是沈锐的内书房。
这间内书房小巧精致,冬暖夏凉,夏日里四面窗户洞开,离这间书房不远处便是贯穿整个侯府的小湖,夜风一吹,煞是清凉。
此刻两盏落地宫灯亮着,把书房内照的亮堂堂的,书案上的香炉上青烟缭绕,散出一缕清香,碧玉做的笔架,汝窑制的薄胎笔洗,双面绣的精巧屏风,一派精致气象。
沈锐温声细语,殷殷叮嘱,让沈江霖一时之间都有些恍惚,这还是那个不靠谱的渣爹吗?
只能说,沈锐这人确实现实的可怕。
这间内书房他不止来过一次。
之前待他,弃如敝履,他冒着寒风雨雪进来,沈锐只让他站在门帘处,生怕他沾污了他书房的精致。
而今他却可以登堂入室,与沈锐同坐一案,得其谋划嘱托,实在是耐人寻味。
沈江霖将自己的心思收了收,言归正传:“多谢父亲的提点。孩儿今日蒙受孟大哥引荐,也去见了一位大儒。”
沈锐“哦?”了一声,心思一动。
孟昭上京就曾拜会过他,那时候尚未开考,孟昭还是举子的身份,孟昭重情义,带了不少庐州府的土仪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