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 从师习艺(51)  大清第一镖师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原来,左二把自上山以来,有时难免感到烦闷,有时难免感到无聊,再说,他也没怎么出过远门,没长过多少见识,人常说,眼里有了东西,心里才能了东西,心里有了功夫,手里才会长出功夫。

白眉道长为厉炼徒弟们的性情,为增长徒弟们的见识,除了叫他们研读诗书古经外,还带他们出来走走,寻师访友,增阅历,长见识。像左二把,白眉道长除了让他学文习字,狠练精修他最拿手的弹腿与绵掌,叫他思悟其中的道理,实现自我顿悟,自我超越以外,还带他游历了一些名山大川,拜谒古刹名寺,尽访高手,磨励心志。

记得两年前仲夏一天,师傅要带他夜游少林寺。

“走,二把,带你去一个地方。”

“师傅,去哪里?”

“二把,只要师傅说要带你去一个地方,你就别问去哪里,而你每次都要问去哪里,而师傅每次都告诉你,别问。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白眉道长总是在轻轻地纠正着,左二把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一些习惯。

“好,师傅,二把以后不问了。”

“不对,师傅不是这个意思。师傅的意思是,好奇心并非坏事,但作为徒弟,你要问师傅一定要问得令师傅感到得体,感到舒适。一个武者,请教别人是常事,这就需要开口说话。人,一辈子要学会的是说话,而更要学会的是沉默。说话是艺术,沉默是修养。”

“师傅,二把原以为是山野之人,说话做事,哪怕是待人接物,一定不会跟我这种人计较,所以——”

“不对,你的这种思路不对,你既然入了这个武行,将来进入了江湖,就更深一层了,说话做事更要讲究了,更要讲究方式方法了,更要注意得体不得体,注意令人接受的程度有多高,注意令人舒适的程度有多高,这些都是艺术,也是软技艺。如果说咱们手脚上的功夫,是硬技艺的话,硬技艺固然重要,而软技艺更加重要,它直接反映你的内心世界,映照出的是你内心世界的内涵深浅。”

这一席话,令左二把终身难忘。

在以后的岁月里,有时,他会感到因为一句话说得不得体而懊恼半天;因为一个举动令人不舒畅,而反思自己半天,也正因为师傅的这一席话,令他受益终生,在做人的修养上,走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由他原来一介山野小民,走向一个真正的武者,走向江湖。

不知不觉,师徒二人步入寺内,只见手持木鱼的小沙弥,正襟危坐,低着头,目不斜视,显得沉静而超脱。

二人也不理会,直进入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里,清脆的木鱼声,游走萦绕旋回凝滞,似晨钟暮鼓警醒着每个人的心,同时也给这雄伟的宝殿蒙上了一层神秘而远古的面纱。

内殿一侧,少林弟子们各演神功,有的击打桶水,滴水涌起而不沾手;有的高空倒立,无依无傍而不倒地;有的头顶金钟,有的金鸡独立,有的刀棒交锋。童子功软如泥,轻如燕,硬如钢;铁裆功,浑圆雄厚,稳如泰山。

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交相辉映,一时间只见刀光剑影,气氛悦然。

左二把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慨叹不已。

“从这些,二把,你能悟到什么?”

“真是山外有山,楼外有楼,高人之外有高人。一个人,无论武功技艺,走到哪个水准上,他都要谦虚,低调,沉稳,甚至要做到大智若愚。稍一不慎,就会暴露出自己的自大,浅陋,自己的小和浅薄。这是最愚蠢之举。”

“对。”

二人边走边看。

边看,白眉道长一边指点左二把,要注意点什么,要从人家身上学点什么。

左二把是个特别有慧根的人,只要师傅指点过的,他一定会举一反三,记在心上,然后不断悟练。

另一角的儒僧们,也不示弱,或用头弹琴,或挥毫泼墨,或铁嘴对弈,尽显少林之功文武兼修、真功奇妙的景象。音僧们唱着佛乐禅音似的天籁九章:

“松下坐禅祈和愿,天韵长久听和钟。莲花世界悟和境,和谐共道启和门。天下少林举和步,嵩山瑰宝献和图,光明同行乘和烛,……”

这是人间仙境?

殿外,月色皎洁,溪流淙淙,如琴如弦,如泣如诉;风石相击,清脆澎越,如鼓如筝,如歌如风。

一时间,风声,涛声,武声,心声,虫鸣声,相融相和,好一派自然和谐修生养性超凡脱俗之处所!

看来,师傅所言沧桑不平年间,藏龙卧虎,虚心请教,悉心研磨,博采众长之言,句句在理。

师徒二人告别方丈与众弟子,踏着轻风明月回旅栈。

路上,左二把问白眉道长,“师傅,为什么这些寺庙、道观都修在名山僻静处?”

白眉道长说,“说来话长。自佛、释、道三教鼎立以来,寺庙成了三教传播的主要场所。其经济丰裕。就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